以领航之姿 绘振兴画卷——记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枣林镇槐树院村
槐树院村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枣林镇,四周青山环绕,溪水潺潺流淌,然而,该村曾经因发展滞后而鲜为人知。近年来,乘着乡村振兴的东风,槐树院村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熠熠生辉的发展之路,尤其在产业振兴方面,成绩显著,已然成为乡村发展的杰出典范。
槐树院村党群服务中心
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携手破局
过去的槐树院村,除农业种植外,还曾是一个以资源开发为主的村落,铁矿是村民们收入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矿厂的关停,村民们的自信心遭受重创,生活态度也变得消极,一时之间,曾经繁华热闹的村庄变得寂静而冷清。
随着命运齿轮的转动,槐树院村村“两委”班子成员与驻村工作队队员齐聚一堂。槐树院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张东峰,怀揣一颗质朴的心,以实际行动回馈家乡,在各项实事上勇于担当、敢于作为。经验丰富的驻村工作队队长刘晓波,则以“一碗面,两个人,三杯酒,四句话”的智慧,在驻村期间逐渐走进村民们的内心。
慢慢地,槐树院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关系日益紧密。槐树院村村“两委”对刘晓波带领下的驻村工作队充满活力的表现给予了高度认可,而驻村工作队也发现,在张东峰率领下的槐树院村村“两委”极具实干精神。经过双方通力合作,让槐树院村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为了调动村民的热情,重新点燃他们对于生活的希望,槐树院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积极商讨,创新性地提出举办乡村运动会的构想。这个提议展现了他们的胆识与远见,因为他们深知,唯有创新,才能引领槐树院村走出困境;唯有付诸行动,才能帮助村民们重拾信心。
槐树院村第一届“槐树杯”乡村运动会象棋比赛颁奖现场
第一届“槐树杯”乡村运动会如期而至,运动会以象棋比赛为主。当时,要举办运动会的消息一经传开,就像一颗石子被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村民们从最初的怀疑、观望,到后来的积极参与,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他们在小小的棋盘上,斗智斗勇,也“斗”出了槐树院村新的希望。甚至,这场运动会还引起了国家体育总局调研员的关注。
赛后,槐树院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深入总结经验,不断反思并优化组织流程。等到第二届“槐树杯”乡村运动会举办之时,成功推出了更为多元化的比赛项目,合理平衡了参赛者的性别比例。不仅如此,运动会还与爱心超市形成联动,爱心超市为每位参赛的村民都精心准备了奖品。在奖品的选择上,经过综合考量,贴心地为村民挑选了一系列实用性较强的日用品,让村民倍感温暖。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提升了乡村的凝聚力,激发了村民的活力。
槐树院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齐心协力,共同锁定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为槐树院村后续的产业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为村庄的持续发展开辟了一条崭新的光明道路。
产业发展:破局与开拓
在产业发展中,槐树院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持续精诚合作,积极为槐树院村寻找新出路。过去,槐树院村的经济主要依赖农业,以种植玉米和小杂粮为主。全村拥有1 610亩(约1.07平方千米)耕地,其中大部分为坡地和旱地。虽然经过两次改造,水浇地的比例仍不足50%,导致种植业发展长期受限,村民们一年四季辛勤耕耘,收获却总是微乎其微。2022年,代县全县涉铁企业停产,这对于本就艰难的村民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村民的收入受到严重影响,生活陷入了困境。
村庄要发展产业,资金链短缺成为最大的障碍。面对这一困境,槐树院村积极寻求突破口,最终决定在“输血”方面下功夫,积极引进外来投资,放大乡村劳动力优势。槐树院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多次讨论,并积极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在村民们满怀期待的目光中,更加坚定了他们为乡村产业振兴寻找出路的决心。
2024年7月,在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槐树院村成功接触到了渔具线组加工中的无结子线加工项目。近年来,钓鱼运动备受关注,渔具市场需求不断攀升,无结子线作为新兴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这个项目资金投入相对较少、落地难度小,工作地点便利、工作时间灵活,对工人体力要求低,非常适合槐树院村的实际情况。
此外,按照厂家提供的数据,每台绑钩机每8小时可生产12件完整产品,每件收益6元,每天可产生收益72元,且每台设备可供两个村民交替作业,这些数据让众人更加坚定了信心,他们意识到,这个项目有望成为助力槐树院村点燃产业振兴希望的核心引擎,推动村庄产业实现质的飞跃。
为了促成合作,张东峰多次组织会议进行探讨,还亲自带领村民开展实地考察,耐心地为村民们讲解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发展前景,解答他们的疑问。最终,通过村“两委”和驻村工作队的积极努力,槐树院村与渔具加工企业达成合作,通过缴纳押金的方式从厂家租赁了10台设备,并以代加工和作坊式生产模式引进了无结子线加工项目。
槐树院村首个村办企业落地,但问题也接踵而至。起初,仅有3名妇女报名参加,而且她们年岁较大,平日依靠低保、救济金生活,是典型的剩余劳动力。张东峰与其他村“两委”班子成员们心里明白,这不仅是一次艰难的尝试,更是一次改变村民们命运的契机。
然而,村民的思想转变并非一蹴而就。2024年9月,3名经过厂方培训的村民在外出考察培训结束后,工作状态依旧较为低迷。张东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不敢有丝毫懈怠,私下里经常主动找村民们谈心,为他们加油鼓劲。与此同时,槐树院村村“两委”加快推进渔具车间建设,确保车间的建设质量和进度。
随着生产车间的正式建成,几位村民的身份也随之发生转变,从农民到工人再到讲师,他们顶住压力,在发展和学习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并形成了良好的传帮带模式。
槐树院村村民认真学习无结子线加工技术
2024年10月,设备顺利入驻生产车间,张东峰和刘晓波经常到车间查看生产情况,看着村民们熟练地操作着设备,互相交流着经验,工作效率稳步提升,收入也随之增加,二人悬着的心终于踏实下来。
如今,槐树院村积极汲取并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成功经验,踏上了充满希望的发展之路,乡村产业的未来一片光明。周边村庄也纷纷前来取经,槐树院村正逐渐成为乡村产业发展的样板,更有望带动县城经济整体提升。一位大妈激动地说:“没想到不出村就能赚到钱,这多亏了村里领头人们带领得好!”
产业未来规划:宏图初展
面对槐树院村乡村产业发展的强劲势头,如何扩大产业发展规模,帮助周边更多的乡村劳动力实现就业,是摆在槐树院村面前的又一重大课题。2024年12月24日,槐树院村民委员会正式向上级单位递交了《枣林镇槐树院村渔具线组产业孵化培训基地实施方案》,标志着槐树院村吹响了迈向产业新征程的号角。
为了构建特色产业链,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槐树院村村“两委”班子成员不辞辛劳,四处奔走,积极寻求政策支持,深挖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凝聚起推动渔具线组无结子线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为乡村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发展基础。经过不懈努力,槐树院村成功获得了各方的大力支持,乡村产业项目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肯定与赞赏。更令人振奋的是,渔具线组无结子线产业项目还被列入国家体育总局重点扶持产业,这无疑为槐树院村的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一系列出乎意料的成果,让张东峰等人既惊喜又感慨,同时也更加坚定了他们继续前行的步伐。
据张东峰讲述,在无结子线加工的基础上,槐树院村将继续加大产业规模。厂区计划新建加工车间300平方米、仓储30平方米、展厅和电商平台50平方米、办公和生活保障区域7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0平方米,地面硬化1 000平方米。
渔具线组市场需求旺盛,槐树院村村“两委”与驻村工作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商机,成功帮助槐树院村引进了渔具线组全产业链,并引入太空豆自动化串豆设备及快速铅卷压流水线,不断拓宽产业领域,使槐树院村的产业更具竞争力。
未来,槐树院村将致力于通过项目孵化培训机构对接全县就业培训项目,从而带动周边村庄农户共享发展成果。厂方培训的3名妇女代表将担任技术带头人,引领其他村民稳定生产。预计,培训基地的运营将有助于解决120名高学历技工的就业问题,并为1 500个以上工人提供灵活的就业机会。同时,残疾人联合会也被列入未来合作对象,经由渔具线组无结子线产业,有望解决部分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我们坚信,随着人才的不断加入,槐树院村的渔具线组无结子线产业必将迎来更加迅猛的飞跃。
同时,槐树院村还制定了渔具品牌发展战略,通过开展品牌推广活动,打造渔具线组专业市场,形成完整产业链。尤其在品牌建设中,要突出槐树院村的特色,让品牌深入人心,将槐树院村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渔具文化旅游胜地。
槐树院村无结子线加工生产车间
槐树院村还将积极与代县钓鱼协会开展合作,通过修建钓鱼比赛国际高标准专用鱼塘,开展垂钓比赛,制作渔具文化雕塑等,传承和弘扬渔具文化,提升产业附加值。此外,还规划建设有渔具产业园区,提供标准化厂房、仓储设施,建立公共服务平台,吸引更多渔具企业入驻,共同打造槐树院村的渔具产业集群。槐树院村正式走上了产业、文旅、体育三产融合的发展道路。
槐树院村村“两委”始终践行让村民成为乡村全面振兴真正的受益者的理念,他们率领村民,一步一个脚印,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补足后劲:建设美丽乡村
在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背景下,槐树院村虽然在产业发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同时也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难题。村庄基础设施建设薄弱,道路破损且泥泞不堪,路灯设施缺失;污水排放问题突出,绿化建设不足;健身场地匮乏,村民们的休闲娱乐需求难以满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槐树院村的发展。
面对这一系列难题,槐树院村村“两委”清醒地意识到,改变村庄的现状刻不容缓,必须为村民们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他们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展开实地调研,与村民们促膝长谈,倾听他们的心声和诉求。经过深入商讨和决议,《槐树院村2025年度乡村建设规划》应运而生。
村民生产无结子线产品的材料
为保证乡村建设规划顺利实施,槐树院村还成立了以张东峰为组长的乡村建设领导小组。张东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全力保障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都能有条不紊地展开。
相信在张东峰的带领下,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凭借充满活力的村“两委”班子成员的不懈努力,以及团结一心的槐树院村村民的共同奋斗,槐树院村的未来一定充满光明!
终审:魏文源
监审:王文娟
编校:冯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