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强农村党组织建设
农村基层党组织保障了农村工作的顺利开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队伍的建设,可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组织生活中的战斗堡垒,发挥着引领性作用,担负着农村工作的重任。纵观古今,解决好农村问题、密切关注农民需求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根基,也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重要前提。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是推进农村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乡村振兴工作的实施保驾护航,贯彻落实相关政策,可引领乡村全方位发展,带领村民走上幸福大道。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新房乡农村基层党组织面临组织结构欠佳、制度机制缺失及民族文化挖掘不足等工作短板。因此,本文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对策,通过提高党员队伍素质、完善制度建设、增加农村经济发展实力、传承优秀民族文化等方式,以便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作用,增进党与群众的联系和感情,维护好村民的切身利益,引领村民推动乡村发展。
新房乡的基本情况
新房乡是一个以彝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乡镇,总面积98.9平方千米,其下辖25个村,共有29个党支部。笔者访谈的对象有新房乡的工会专职副主席、党的建设工作办公室人员、政府工作人员等,共1 011位成员。访谈显示,该支部党员队伍老龄化严重,青年党员匮乏,且整体受教育程度偏低。
新房乡对于党员的管理和主要教育模式为“三会一课”和组织集中培训,党员干部通常采取下乡走访的方式了解各个村的情况,通过走访加强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和交流,如访谈对象表示在农忙时节会帮助村民做农活,通过日常交流的方式了解村民情况等。然而,该地党员干部在宣传和解读党的政策和主张方面的工作仍有待加强,访谈对象表明,在日常工作中,向群众阐释党的政策方针力度不够,难以及时有效地为群众解答疑惑。此外,在新房乡,相关部门根据各村的特色和发展程度引进了不同的产业,通过党支部领导合作社的方式和当地村民一起推动地方产业的发展。目前新房乡发展较好的产业有红托竹荪项目、蛋鸡养殖场、大棚蔬菜基地等。同时,党员积极参与各项事务,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山火肆虐期间,面对严峻的火势,党员干部身先士卒,24小时轮班值守,并深入乡村挨家挨户宣传森林防火知识,确保村民安全,全力投入到森林防火工作。但也要意识到,党员干部在优秀乡村文化宣传教育等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实践中的困境
农村基层党组织内部结构有待优化
新房乡农村基层党员大多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基层党组织存在后备干部培养不足,缺乏新鲜血液的问题。这是因为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一定技能的青年都倾向于在城市寻求发展,村里条件较为艰苦,难以留住人才。农村基层党组织成员的素质不一,影响了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部分党员文化水平低,政治理论素养和组织协调能力不足,难以完全发挥出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且部分成员年龄偏大,思想观念较为陈旧,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不足,难以完全满足新时代的发展需求。除此之外,一些党组织成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在多个学科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的工作中比较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党组织的发展。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构成在量和质方面都有待改善和提高。
农村基层党组织制度机制待完善
新房乡基层党组织的相关制度不够完善,难以有效调动党员的积极性,如对村庄有重大贡献者表扬和奖励的力度不足,难以全面激发党员工作的积极性,降低了党员工作的热情,较难吸纳工作能力强的人才加入。同时,该地基层党组织晋升制度不完善,使得工作成效显著的优秀党员难以获得晋升,无法在合适的岗位上施展才华,不利于优秀党员在基层工作中取得更多、更优质的工作成果。除上述基本制度外,该地的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也尚有完善空间。不合理的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往往会导致对党员队伍的规范和约束力减弱,阻碍党员个人素质和能力提升,不利于自身发展。该地过于依赖党员的个人自律作用,忽视了监督机制和管理制度的规范作用,亟须完善相关制度,保证党员队伍的规范化水平,以建设高素质、高水平的党员队伍。
对农村优秀民族文化的开发不充分
新房乡拥有苗族、彝族的特色民族文化和民风民俗。该地村民制作民族特色服饰,并举行多种民俗活动,在节日聚集表演,其中有些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和村民风貌。这些活动不仅吸引全乡村民参与,促进了村间交流,展示出村庄精神面貌,还吸引不少外乡人关注。这些民风民俗文化都是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村民的行为习惯和思想观念,更汇聚了他们的集体智慧和生生不息的精神力量。但该地对这些优秀文化的挖掘不够深入,还有提升空间。笔者访谈发现,当地对优秀民族文化的宣传不够充分,对当地人拼搏不息的顽强精神和勤奋努力品质的讴歌和赞扬力度不足。对内而言,村子内部对少数民族的绘画宣传较少,相关标语也不够密集;对外来看,该地宣传渠道较为单一,未能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平台进行宣传,也没有大力支持并鼓励自媒体和民间艺人结合本地文化创作更多线上作品,以充分展现这些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综上可以看出,新房乡对本地民族文化的宣传和开发力度尚有不足。
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路径
加强自身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高素质、有能力的队伍可以更好地带动乡村发展,发挥好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的作用。首先,党员的能力和素质是制约党员队伍发挥作用的关键因素,只有组织内部成员得到优化,组织的整体素质才会得到提升。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现必须以党员队伍的建设为前提,选拔和培养党员,旨在涌现出更多素质过硬、业务精湛、奉献精神突出的优秀人选。因此,还要加强党员教育和管理,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确保其能更好地胜任岗位工作。同时,更要增加党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增强他们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员干部的能力和素质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只有加强党员队伍的建设才能保障农村党组织政治功能的实现。还要不断提升党员干部的素质,选拔出更有能力的党员干部,并吸引优秀青年人才的加入,为队伍注入活力。在选拔干部时要关注到大学生村官以及其他优秀青年人才,做到知人善任,人尽其才。其次,除了从外部吸纳优秀成员外,更要加强对队伍中成员的教育与管理。党员队伍要加强理论学习,用科学的理论武装自己,要提高政治品格,提升自身本领。因此,要严格管理队伍,加大对党员思想的培训力度,不断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四个意识”铭记于心,始终坚定“四个自信”、增加科学理论的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修养和办事能力。此外,也要加大对党章党纪的学习力度,促使党员干部严格遵循党章党规,努力使他们成为政治坚定、品德高尚的党员。同时,也要多学习其他优秀共产党员的事迹,在日常工作中突出强调党员的使命感与先锋模范作用,强化党员的理想信念。坚持以集中培训、“三会一课”等方式,对党员进行管理,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保证党员认真学习党的政策和方针并贯彻落实,做好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提高党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增强党员自身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有助于形成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勇于担当的基层党员队伍,把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
建立制度保障机制
虽然党员能主动发挥带头作用,并按照规章制度要求自己,但是完善有效的制度机制可以更好地提高党员的积极性并突出基层组织的政治功能。强化制度建设,有利于保障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得以有效发挥。明确的规章制度,可以使党组织和党员的权利和责义务更加清晰,保证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在坚持“三会一课”工作制度的同时,还应多方面加强基层党组织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首先,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对作出杰出贡献者予以表彰和奖励,并优化晋升通道和相关机制,确保符合考核标准的优秀人才能够获得应有的晋升机会,从而更有效地激发党员的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设立合理的激励和惩罚机制,不仅能显著提升工作的效率与质量,还能激发基层党组织成员勇于探索和积极创新的士气,促使他们取得更多丰硕成果,有力推动基层工作的开展。其次,需进一步完善基层党员的教育和监督管理体系,确保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得到及时宣讲并深入人心,将党的指导精神与政策目标切实贯彻落实到实际工作中,提升执行力,确保工作目标的精准达成。还应加大监督力度,构建上下级、内部与外部互相监督的立体网络,以此强化基层党员的理想信念。最后,要拓宽党员与群众的联系渠道,除下乡走访的方式外,还可以通过开展院坝会、村民大会等形式与村民沟通交流,增强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将党的政策方针与民生实事密切相连。
宣传农村优秀民族文化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注重对农村优秀民族文化的开发与宣传,使其成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力量。对当地优秀文化加以利用,可以获得更多的文化资源,汲取更多的营养和能量。因此,相关部门要借鉴其中优质的部分,将优秀的文化力量与农村发展相联系,使村落更具特色。一方面,对内可以增加横幅标语,加大宣传力度,保证横幅标语的质与量,有效提升宣传效能。另一方面,对外可以利用互联网的跨区域性,向外界展示当地民族特色与风采,宣传民风民俗活动,凸显农村文化的独特性。同时,可以宣传村中的特色民族服饰和手工艺品,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提升传统手工作品和民族文化的知名度,增进人们对优秀民族文化的认识。还可以将特色文化融入产业之中,发展具有当地特色的产品,提升竞争力。此外,要增强村民对于组织和村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基层党组织要充分挖掘村落中有利于自身建设的优秀文化,继承和维护好优秀的民族文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需要坚持不懈地发展当地经济。基层党组织要带领村民一起发展经济,找到具有独特性的地方产业。由党支部引领与合作社以及村民共同发展地方产业,带动当地的经济增长。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助力当地集体经济蓬勃发展,还能创造丰富的就业机会,有效解决村民的就业难题,拓宽村民的收入渠道,还能吸引更多的青年人回到自己的家乡发展,为建设家乡贡献力量。产业的兴盛可以增加村民致富的渠道,提升他们参与党建工作的积极性,增加他们对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满意度。当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会潜移默化影响村民的思想素质以及精神面貌,有助于提升他们的整体素质。因此,要结合当地的特色和实际情况,发挥党组织的核心领导作用,增加企业的合作力量,与农村共同发展,留住外流人才,改善农村人才缺乏的情况。同时,党组织成员要积极学习,勤于思考,全面发展,助力当地经济发展。要吸引回乡创业的青年能人,充实村里的人才资源,让能人带动乡村共同发展。此外,也要加强经济建设,让基层党组织能够有效应对资源不足的挑战,避免因经费、人员等因素的限制而阻碍工作的推进。综上,基层党组织仍需引发挥引领作用,带领当地村民多渠道增收致富,保障村民的各项权益,进一步巩固党组织在基层的根基。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开展工作的基础和前提,在基层工作中起着核心领导作用。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成果影响着基层治理的效果,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关乎党员队伍自身的建设,更影响基层工作的开展和农村的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任重道远,需要持续不断努力。因此,要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用党的创新理论知识武装头脑,全面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乡村振兴,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终审:魏文源
监审:王媛
编校:焦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