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生活宜居 发展宜业——记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中下温村

时间:2025-09-01 10:43:33来源:本刊编辑部 文字:王莉娟 □李霞

  中下温村位于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向阳镇,地处该区东北部,距向阳镇人民政府仅2.6千米。中下温村北接北下温村,东北毗邻大唐太原第二热电厂,东临南寨公园。村民在闲暇之余,只需步行片刻,便能置身于公园的美景之中,尽享大自然的馈赠。

  后小河自西向东蜿蜒流过中下温村,潺潺的河水宛如一条灵动的丝带,滋养着两岸的土地,为中下温村注入了无尽的生机与活力。新兰路和阳兴大道纵横交错,为村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便利,也为村庄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便捷的交通条件吸引了众多企业和投资者前来考察,为中下温村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中下温村牌楼

  近年来,中下温村积极响应国家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号召,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新路径。通过盘活闲置资源、激发经济活力、开展人居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中下温村实现了从“靠天吃饭”到“四季生金”的转变,村民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整个村庄焕发出蓬勃生机。

  2022年6月,中下温村被山西省农业农村厅评选为2022年山西美丽休闲乡村。2023年11月,中下温村被评为2023~2025年山西省卫生村。这些荣誉,不仅是对中下温村发展成果的肯定,更激励着其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现代化乡村迈进。

盘活闲置资源

  近年来,中下温村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村社合一”发展模式,为村庄的持续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模式依托中下温村村“两委”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领办合作社,使村集体与合作社紧密合作,共同谋划发展大计。这一模式成功构建了“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的多赢格局。

  在这一发展模式下,中下温村村“两委”率先将目光投向盘活闲置宅基地,并将其与乡村旅游有机结合。为此,中下温村经过周密规划,引入外来资金和资源,力求在保留乡村原有风貌的基础上,打造出富有吸引力的新型庭院。

  在建设过程中,中下温村村“两委”严格把关,确保每一笔资金都能用在刀刃上,每一项资源都能发挥出最大效益。在他们的支持下,众多农户将闲置的老院子改造成为风格各异的庭院,有的保留了传统的青砖灰瓦,散发出古朴的气息;有的则融入了现代化设计元素,显得时尚而温馨。这些改造后的庭院,不仅盘活了村中的闲置资源,还完善了乡村旅游的配套服务设施,为游客提供了更加舒适、便捷的旅游体验。

  朴院是中下温村精心打造的农家小院典范。步入朴院,映入眼帘的是古朴雅致的建筑风格,辅以精心布置的庭院景观,让人瞬间远离城市的喧嚣与烦恼。这里兼具休闲、娱乐和餐饮等多种功能,游客一踏入朴院,首先会被柴火炖鸡的美味所吸引。在柴火的慢炖下,鸡肉保持了鲜嫩多汁的质感,散发出浓郁的香气,每一口都令人回味无穷。烧烤区里,新鲜的食材在炭火上滋滋作响,散发出诱人的香气,令人垂涎。在这里,大家或围炉煮茶,或烧烤聚会,尽情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朴院还会不定期举办篝火晚会和放烟花活动。每当夜幕降临,熊熊燃烧的篝火照亮了整个庭院,游客们围绕着篝火唱歌、跳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夜空中。现在,朴院已成为中下温村的一张亮丽名片,每逢周末、节假日,前来朴院度假、游玩的游客络绎不绝。

  朴院的成功运营,发挥了显著的示范引领效应。让许多对院落改造持观望态度的村民,纷纷转变观念,积极出资打造自家的闲置院落。过去荒废的宅院,在村民们的精心改造下焕发出勃勃生机。


中下温村古朴雅致的朴院

  目前,中下温村已经打造出8个独具特色的农家小院和3个生态农家饭庄。这些农家小院和饭庄各具特色,有的以乡村美食为特色,有的则以乡村文化体验为主题,满足了游客的不同需求。许多村民通过经营农家小院和饭庄,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创业,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

  除了盘活闲置宅基地发展乡村旅游,中下温村还与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合作,为村庄的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双方在合作建设校外实践基地的基础上,还计划建设产学研一体的高校成果转化智创园区。此举不仅可以为高校的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平台,同时也可促进先进技术和理念的落地,实现合作双方的共赢。

激发经济活力

  鹏飞生态园坐落于中下温村西南,紧邻阳兴大道,园内划分为亲子乐园、马术训练场、蓝丁自然营地、共享菜园等区域,并配备有300个停车位,是一座集观光、研学、游玩、采摘为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娱乐场所。

  据村民介绍,鹏飞生态园所在之处原本是一片60余亩(约0.04平方千米)的玉米地。为了给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并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中下温村瞄准了特色种植这一方向,充分利用地处城郊的区位优势,于2017年成立了景盛鹏飞农业科技园,并建起了温室大棚。通过合理的土地流转机制,每亩地的收益从种玉米时的不到500元,提升至1 700多元,村民们的收入得到了显著增长,真切感受到了发展特色种植带来的好处。

  值得一提的是,中下温村与附近的建材厂达成合作,将建材厂产生的蒸汽引入鹏飞生态园的温室大棚,作为供热能源。这一创新之举不仅解决了大棚的供热难题,还实现了废弃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充分彰显了中下温村在发展过程中的环保理念和创新精神。

  鹏飞生态园中现有25个温室大棚,种植种类包括樱桃、火龙果、无花果、葡萄、君子兰等。每年的五六月份,是樱桃的采摘季节。14个樱桃种植大棚内,红彤彤的樱桃挂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诱人的光泽。游客们从四面八方纷至沓来,穿梭在大棚之间,尽情体验着采摘的乐趣。这里引进的“俄罗斯8号”樱桃果径大、口感甘甜,深受游客们的喜爱。


中下温村的鹏飞生态园

  进入十月,鹏飞生态园迎来了火龙果的采摘旺季。色泽鲜艳、果实饱满的火龙果,为秋日的生态园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到了十月中下旬,温室大棚中栽种的“波姬红”无花果也陆续成熟。这一品种的无花果口感清香,甜而不腻,让人回味无穷。

  为了给水果、花卉创造一个温暖舒适的生长环境,中下温村下足了功夫。所有的温室大棚均配备了先进的温湿度自动控制系统、滴灌系统等设施。这些设施能根据水果、花卉的生长情况,自动调节温度和湿度,精准输送水分和养分,提高了水果、花卉的品质和产量。在中下温村,温室大棚里的水果一年四季不断档。无论游客何时来到村里,都能在绿意盎然的大棚里,亲手采摘新鲜的水果,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和劳动的喜悦。

  每年春节期间,鹏飞生态园中的蓝丁自然营地还会举办冰雪嘉年华活动,游客在这里可以观赏壮观的冰瀑、冰挂,沉浸式体验滑冰、滑雪等娱乐项目,感受冬日的冰雪乐趣。

  除了丰富的采摘和游玩项目,鹏飞生态园还是一个兼具趣味性和教育意义的地方。园中养殖的土鸡、天鹅、兔子等小动物,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动物习性的机会,激发他们的探索欲和求知欲,使其成为学生们亲近自然、汲取知识的第二课堂。近年来,鹏飞生态园屡获殊荣,先后被评为太原市中小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太原市农业旅游示范点、山西省新侨创业创新基地等。

  鹏飞生态园的蓬勃发展,如同一个强大的引擎,激活了中下温村的经济活力,村民的“钱袋子”也随之日渐充盈。生态园提供了包括种植、讲解员、体能训练师在内的百余个就业岗位,为村内及周边地区的180多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有效拓宽了他们的就业渠道,使村民年均增收超过3万元。

  为了让鹏飞生态园聚集的人气进一步带动乡村经济发展,中下温村还积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精心打造了富有特色的鼓乐文化传习基地。

  走进鼓乐文化传习基地,这里集中展示了太原锣鼓、绛州鼓乐、临汾威风锣鼓的乐器、服装及影像资料等。游客们来到这里,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亲身体验敲锣打鼓的乐趣,感受民间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这种独特的文化体验,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当地的传统文化,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旅游体验。配合鼓乐文化传习基地、陶艺工作室等项目,中下温村为游客营造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

  卓有成效的治理方式,有效激发了中下温村的经济活力,使这个曾经默默无闻的小村庄迎来了华丽蜕变。

村庄旧貌换新颜

  在盘活闲置资源、激发经济活力的基础上,中下温村也开始了人居环境整治和乡风文明建设工作,经过全体村民的不懈努力,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在人居环境整治的过程中,中下温村的党员干部充分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大力推进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在党员干部的带动下,村民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他们纷纷拿起扫帚、铁锨,主动清理房前屋后的杂物。有的村民还自发组织起来,对村里的公共区域进行定期清扫和维护。

  如今的中下温村,路面干净整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大街小巷均实现了绿化、亮化全覆盖。亮丽的墙体彩绘更是把村庄装点得多姿多彩,充满了艺术气息。这种转变,不仅体现在村庄的整体环境上,也悄然发生在寻常的农家庭院。村里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庭院里植树种花,处处洋溢着和美的气息。

  为了进一步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中下温村还建起了高层住宅小区,现代化的建筑风格、完善的配套设施,让村民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集中供暖等民生工程的实施,更是让村民的生活品质得到了显著提升。

  与此同时,中下温村积极投身于乡风文明建设,致力于让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中下温村温室大棚里的樱桃树

  2022年2月,一场别开生面的闹元宵民俗文化活动在中下温村热闹上演。活动现场,彩旗飘飘,锣鼓喧天,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氛围。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村民们身着鲜艳的服装,扭起了欢快的秧歌。村里的文艺队表演了广场舞,步伐轻盈,动作自然流畅。精彩的表演赢得了村民们的阵阵掌声,将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

  这场家门口的民俗文化活动,不仅弘扬了传统节日文化,也充分展示了中下温村近年来的发展成果,让村民们切实感受到了乡村振兴带来的巨大变化,提高了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这种将文化活动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的形式,激发了村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增强了乡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为了进一步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中下温村也在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新方法。其中,“文明家庭”的创建评选活动成为乡村治理的一大亮点。

  中下温村村“两委”灵活运用多种方式,向村民广泛宣传“文明家庭”评选活动的相关信息,鼓励大家从身边小事做起,积极参与到“文明家庭”的创建活动中。在他们的广泛动员下,村民们更加注重家庭美德的培养,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公益活动,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

  除“文明家庭”评选外,中下温村还通过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道德讲堂、志愿服务等,大力倡导文明新风尚。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还提高了村民的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如今,村民们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积极性越来越高,形成了团结友爱、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


中下温村亮丽的墙体彩绘

  在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中下温村以创新实践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展望未来,中下温村将持续进行院落改造,打造更多具有特色的农家小院。同时,积极引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项目,建设集文化产业、农事体验、采摘观光、农家住宿餐饮为一体的特色文化小镇,为周边市民打造一处生态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在村“两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中下温村这份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鲜活答卷,必将越写越精彩。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李保燕

  编校:冯莉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