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书写和美乡村新篇章——记山西省阳曲县大盂镇棘针沟村

时间:2025-05-27 16:21:45来源:本刊编辑部 文字:李霞

  棘针沟村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阳曲县大盂镇,位于阳曲县东北方向。村庄距离大盂镇人民政府8.5千米,临近55国道和108国道,交通条件较为便利。棘针沟村北临小泉沟村,东接东南窊村,全村户籍人口217户556人,农田面积达3500亩(约2.33平方千米)。世代的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汗水浇灌着这片希望的田野。种植业作为棘针沟村的支柱产业,不仅养育了一方百姓,更孕育出淳朴的民风与深厚的乡土情怀。

  漫步村中,只见民居错落有致,街巷干净整洁,村道旁花草摇曳。这里没有都市的喧嚣和纷扰,唯有田园的静谧与袅袅的炊烟。近年来,棘针沟村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激活了乡村振兴的“一池春水”。在广袤的田野上,传统种植业焕发出新活力,温室大棚中,草莓、番茄等果蔬长势喜人。


棘针沟村风景

  与此同时,棘针沟村也在大力发展文旅产业。多处古迹的修缮,让老建筑在新时代焕发新生;依托青山绿水,棘针沟村开发了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吸引了众多城市游客前来观光游览;每逢节庆,村民们自编自演的“村晚”、非遗剪纸展、农耕体验活动轮番上演,让乡村文化“活”了起来。

  如今的棘针沟村,正以从容而坚定的步伐,走出一条“党建强村、产业富村、文旅活村”的特色发展之路,让田园牧歌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

夯实党建工作

  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抓好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就会形成生产力、凝聚力、战斗力。近年来,棘针沟村党支部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推出了“谈心谈话+”新模式,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元融合、特色鲜明的乡村振兴之路。

  棘针沟村党支部以常态化、精准化为目标,构建起“前端发现”察实情、“中端评估”解难题、“后端服务”暖民心的“谈心谈话+”立体化工作体系。


棘针沟村党群服务中心

  首先,棘针沟村通过组织党员干部常态化、主动倾听村民对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生保障等方面的诉求,从而更好地了解村级各项工作的进展情况和村民的实际困难。其次,棘针沟村党支部针对谈心谈话中收集到的“急难愁盼”问题,建立“问题台账”,联合村民代表等多方主体,制定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最后,每名党员包联若干农户,定期上门服务,从代缴医保到农业技术指导,从矛盾调解到政策宣传,努力实现“小事不出户、大事不出村”。

  “谈心谈话+”这一模式的实践,不仅卸下了党员的思想包袱,更激发了他们干事创业的热情。通过交流工作心得,强化了党员们的责任意识。通过讲述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坚定了他们扎根乡土、服务乡亲的理想信念。“谈心谈话+”模式促进了党员间的沟通与交流,增进了党员团结,营造了积极向上、团结奋斗的整体氛围。

  为进一步提升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棘针沟村党支部将主题党课作为党员教育的“主阵地”,打造“沉浸式、互动式、实践式”党课新模式。主题党课涉及党的光辉历程、党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如坚定的理想信念、勇于担当的责任意识、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等。在主题党课上邀请优秀党员分享扎根基层的奋斗故事,以互动式分享引发党员的精神共鸣;将主题党课搬到田间地头,在主题党课研讨中创新工作模式,以实践促发展。

  主题党课活动的开展,不仅加深了党员们对党的宗旨和奋斗目标的理解,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交流平台。在主题党课上,党员们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交流工作经验,这种互动不仅增强了党员之间的团结协作,也激发了大家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棘针沟村党支部还组织党员走进党史馆、红色教育基地,通过实地参观和情景教学等形式,沉浸式学习党史,重温党的光辉历程。

以产业谋发展

  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动力源泉。喜跃发集团创建于1984年,是棘针沟村的本土企业。位于棘针沟村东南的喜跃发生态园,不仅是本土企业与乡村发展深度融合、互利共赢的生动典范,更成为村集体经济壮大的“新引擎”。

  喜跃发生态园占地面积约200亩(约13.33公顷),这里土质肥沃,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了良好条件。2024年,棘针沟村以“村集体入股+企业运营”的创新模式,投资50万元入股生态园34座高标准温室大棚。企业承诺每年按营收额保本分红,并于5年后全额返还股金。这一举措既为村集体开辟了稳定的增收渠道,又为生态园注入了发展活力,形成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紧密型合作关系。


整齐排列的蔬菜大棚

  对于村民而言,喜跃发生态园不仅是“菜篮子”,更是“金饭碗”。生态园为全村及周边农村的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让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

  园区内,一座座温室大棚整齐排列,棚内生机盎然:有机蔬菜的种植采用了生物防治技术,全程无农药残留;水果试种区里,阳光玫瑰葡萄、红颜草莓等优质品种长势喜人,通过精准控温、水肥一体化管理,实现了品质与产量的双提升。

  更令人瞩目的是,喜跃发生态园正积极探索“鱼菜共生”新模式。在这种新型复合耕作体系下,养殖用水经过净化,成为蔬菜的“营养液”,形成“鱼肥水—菜净水—水养鱼”的生态循环。这种模式不仅能节约水资源,还能提高蔬菜产量,真正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广阔的农田

  此外,棘针沟村和喜跃发集团还计划打造“公司+村集体+农户”的全新管理模式,以棘针沟村全村3500亩(约2.33平方千米)农田为中心,辐射带动周边村庄,定向种植各类具有观赏性的农作物。

  在这一模式下,农户以土地和劳动力入股,公司提供种子、技术、市场“三统一”服务:统一供应优质种苗,确保品种纯正;统一开展技术培训,推广绿色防控、节水灌溉等新技术;统一对接商超、电商平台,解决销售难题。村集体则扮演“桥梁”角色,负责土地流转协调、质量监督、利益分配等事务,真正实现“种出风景、收出财富”。

村庄换新貌

  近年来,棘针沟村以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为目标,以基础设施升级、人居环境整治、智慧乡村赋能为抓手,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建设成果。从道路硬化到房屋改造,从环境美化到数字治理,村庄的每一处变化都承载着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彰显着新时代农村的蓬勃生机。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棘针沟村投资35万元,对村庄南部的街道进行拓宽改造,硬化长度达2.5千米,在拓宽基础上,道路铺设了沥青混凝土,彻底解决了会车难、排水不畅的问题。在同步实施的“绿化工程”中,880余株柏树、金叶榆等景观树在棘针沟村落地生根,美化了棘针沟村的人居环境。

  2024年12月,棘针沟村实施了房屋节能保温改造工程,为全村180余户村民的房屋披上了“新衣”。工人在房屋原有基础上加装了彩钢屋顶,不仅防雨隔热,还提升了房屋的美观度。外墙上加装的保温板,配合真石漆涂层,可以提高村民家中温度,提升墙体的隔热和防火性能。与此同时,村民家中的自来水管道也全面更新,随着雨污分流管网的铺设,天然气管道及壁挂炉安装覆盖率不断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实现了质的飞跃。


经过硬化的街道

  此外,棘针沟村以“环境美、生态优”为目标,构建了“四级联动”人居环境整治机制,村干部包片督导、网格员日常巡查、保洁员划区清扫、村民落实“门前三包”,形成了完善的责任体系。每逢村里开展“卫生大扫除”,党员干部带头清理卫生死角,村民自发参与垃圾分类、庭院美化。

  如今的棘针沟村,街道整洁、庭院秀美,村头巷尾处处可见村民栽种的花朵,一幅“推窗见绿、出门入园”的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棘针沟村还启动了“数字乡村”项目,利用科技为乡村治理插上“翅膀”。

  棘针沟村在主要路口、广场等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实现全村公共区域监控全覆盖。这些摄像头不仅能实时监控交通状况,也能更好地保障村民的出行安全。

棘针沟村干净整洁的街巷

  除视频监控系统外,“数字乡村”项目还涵盖了环境、水质检测、森林防火等系统,整合治安、环保、民生等数据,极大地提升了棘针沟村的治理效能。


干净整洁的街巷

  同时,棘针沟村的“数字乡村”建设拓宽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渠道。棘针沟村充分激发村民参与乡村建设的热情,鼓励引导村民结合自身特长参与环境整治、垃圾分类宣传等工作,将村民的主动性、积极性化作了助推基层治理的内生动力。

文旅融合促振兴

  近年来,棘针沟村充分利用村内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探索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棘针沟村的周边有菩萨寺、观音堂、关帝庙等多处古迹。这些古迹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是棘针沟村珍贵的文化印记。为了更好地传承乡土文化,凸显地域和乡土特色,棘针沟村加大了对古建筑的保护力度。此外,棘针沟村还在村子西面的土城墙旧址上,修建了一座仿古城墙。站在城墙之上,远处的田野和工厂尽收眼底。城墙的修建,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了一个休闲漫步、感受历史韵味的好去处。

  2021年,喜跃发集团出资为棘针沟村建设了一座现代化的科普基地。科普基地位于村庄南面,建筑面积达4 800平方米。科普基地建成后,棘针沟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与距离村庄1.2千米的“营响未来·千曲国际教育营地”开展合作。双方携手合作发展研学旅游,将科普教育、农业体验、文化传承等元素有机融合,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寓教于乐的学习平台。学生们可以通过农业实践课程,亲手种植农作物,体验劳动的艰辛与乐趣;可以参观科普基地中的路桥博物馆,了解路桥建设历史的源远流长;还可以参加各种文化活动,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随着研学旅游的不断发展,文旅产业链逐渐形成,为棘针沟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为了进一步推动乡村经济的发展,棘针沟村与喜跃发集团共同打造喜跃发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农业观光旅游和康养产业作为项目发展的主导方向,积极培育和拓展第三产业,以农业观光、民俗风情体验为主要特色,精心打造出一个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养、居”需求的经济模式。


气势恢宏的城墙

  2023年,喜跃发生态田园综合体项目被山西省工商联认定为“万企兴万村”山西行动省级实验项目。

  在棘针沟村,游客们可以漫步在田野中,欣赏金黄的麦浪和五彩斑斓的花海,感受大自然的馈赠;可以走进农家乐,体验传统的民俗风情,品尝地道的农家美食;还可以在康养中心享受惬意时光,让疲惫的身心得到充分的放松。

  如今,站在棘针沟村新建的城墙上,整个村庄的美景一览无余。平坦的道路两旁花草繁茂,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橙色的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城墙下古老的庙宇、戏台,仿佛留住了时光,一花一叶、一砖一瓦,都散发着独特的韵味。

  棘针沟村,以独有的自然之美与人文之韵,勾勒出一幅令人心驰神往的乡村画卷,成为人们心中的桃源净土。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棘针沟村的村民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奋力书写和美乡村新篇章!

  终审:魏文源

  监审:董卫娟

  编校:王文娟

  网络:吴飞飞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