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文化织梦绘常平——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

时间:2025-03-31 13:07:56来源:村委主任杂志 文字:和羽楠

  在巍峨壮丽的中条山脚下,山西省运城市盐湖区解州镇常平村以蓬勃的创新力量,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关公热”。

  近年来,常平村以“千万工程”经验为指引,坚定不移地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借助“武圣”关公文化提升乡村竞争力,赋能旅游业,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大大激活了常平村的发展潜力,先后获评“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运城市五面红旗示范村”等荣誉称号,成为乡村振兴的新样板。

以文带旅促振兴

  在全球华人所到之处,关公忠义文化几乎如影随形,已经融入中华儿女的血脉之中。在运城市,乃至整个山西省,关公忠义文化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文化的象征,更是一张声名远播、熠熠生辉的“金名片”,受到众人追捧。


常平村党群服务中心

  作为“武圣”关公的诞生与成长之地,常平村无疑拥有着得天独厚、无与伦比的文旅资源。因此,常平村以关公文化为灵魂,精雕细琢“关公文化”品牌,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内涵,致力于打造出一张耀眼夺目的关公文化名片,让世界各地的游客都有机会在这里深入感受关公文化的独特魅力。

  一条忠义街,连接起了关帝家庙与崭新的常平村,景村一体、景村融合在常平村开出了鲜艳的花朵。除了关帝家庙景区,这里还有许多令人流连忘返的风景,等待着每一位游客去探寻、去体验。

  如今的常平村,已经焕然一新,处处洋溢着关公文化的气息。忠义街、关帝家庙景区等一系列文旅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无论是吃住行,还是游购娱,常平村都能满足。

  这得益于常平村对文旅项目建设的高度重视与不懈努力,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与文化底蕴,常平村创新性开展了旅游产品开发工作,成功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为当地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在“留得住”游客方面,常平村展现出了非凡的魄力。如今在常平村,游客可以在关帝家庙景区里,静静地聆听关公的忠义故事,而后漫步忠义街。

  忠义街上,每一处都让人流连忘返。游客可以购买精美的关公系列文创产品,感受关公文创的独特魅力。在“运城礼物”店,为家人、朋友选购礼物;在河东书局,品味河东大地悠久的历史与独特的文化魅力;在非遗雅集,参与研学活动,了解剪纸、木版年画、掐丝珐琅、陶艺等工艺;在“常平味道”美食街,品尝地道的山西美食、运城风味……

  常平村还努力打造舒适宜居的乡村住宿环境,在住宿条件上精益求精。每个民宿小院都经过精心设计,既具备传统园林的雅致感,又融入了现代生活的便捷性。在客房内部,智能管家系统、高端卫浴设施等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让游客既能体会到诗意盎然的乡村生活,又能拥有较好的居住体验。

  当然,让游客享受到家的温馨与舒适之余,休闲娱乐活动也是吸引游客的重要环节。因此,在民宿内部,KTV、茶室、烧烤区、草坪游乐区、台球厅、游戏机室、棋牌室、酒吧及时尚影院等设施应有尽有。这些丰富多彩的娱乐设施不仅丰富了游客的度假体验,也让他们感受到了常平村的热情与活力。

  常平村在延长文旅产业链、拓展关公文化品牌方面也做出了很大努力。村民们依托丰富的自然资源,建设了多个特色果蔬种植采摘园,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亲身体验农耕的乐趣和农业文化的魅力。此外,他们还进行了全新的尝试,借助“乡村e镇”的优势带动作用,开辟了特色产品展销阵地,多家电商企业入驻,引进了众多带货主播和电商达人,为常平村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常平草莓园

  借由文旅产业的发展,常平村村民的幸福感也在不断提升。村民们在这里安居乐业,享受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幸福生活美梦成真,村民们内心十分满足。“幸福”“开心”等词语成为村民脱口而出的赞美。村美民喜、村强民富的“常平故事”也在当地传为一段佳话。

  常平村深入挖掘关公忠义文化的时代价值,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大大延长了关公文化的价值链条。通过精心打造度假村项目,常平村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远离城市喧嚣、乐享自然美景、品味文化韵味的理想家园,也为村民提供了致富的新天地、生活的新乐园。

  这一切努力,无不象征着常平村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展示了其致力于打造多元化、高品质乡村旅游目的地的决心与实力,也展现了其作为乡村旅游新标杆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潜力。

以文带旅促建设

  踏入常平村,往往会被这里浓郁的生态气息和宜居环境深深吸引。这里绿树成荫、清风拂面,一条宽敞干净的柏油路环绕在村庄周围,吸引着游客深入探索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


常平村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近年来,通过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着力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常平村掀起了一场“关公热”。没有改变的是,常平村村“两委”始终急民所盼,将村民的幸福生活作为重要目标,致力于提升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了达成这一奋斗目标,常平村全体村民齐心合力、携手并肩搞建设,不遗余力地推进村庄整治与美化工程,将其打造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田园乡村。


常平村,一个诗意栖居的美丽乡村

  在环境整治方面,常平村倾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常平村对村内的老旧水网进行了全面维修与改造,既确保了村民饮用水的安全与卫生,更为文化旅游事业的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除了对水网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外,还精心规划并增设了现代化路灯系统,极大提升了村民夜间出行的安全性与便利性。同时,便民广场的出现也丰富了村民的业余生活。

  “煤改电”工程也在常平村得到顺利推进。村民们告别了烟熏火燎的传统燃煤取暖方式,迎来了更加环保、经济、安全的电取暖新时代。这一变革不仅显著改善了村庄的空气质量,还为村民提供了更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切实提升了他们的生活品质。

  与此同时,常平村保洁队伍秉承着“日事日毕,日清日高”的工作要求,保证日常生活垃圾高效且及时清理,确保村庄空气始终清新宜人,保证村落随时以最好的面貌迎接游客的到来,村民们也得以享受整洁又美观的生活环境。

  近年来,常平村还积极响应国家环保号召,在村内大力推行垃圾分类制度,通过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耐心细致地引导每一位村民树立环保意识,培养其科学分类的良好习惯,村民的爱村觉悟得到显著提高,全体村民共同守护着常平村这个美好的家园。通过村内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村民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切实提高。


常平村努力为村民提供宜居环境

  在乡村治理方面,常平村同样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常平村升级改造了党群服务中心,该中心集党建、宣教、文体、娱乐、便民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为村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还完善了“三务公开”制度,确保了村务管理的透明与规范。通过开展各类评选活动,如“孝顺媳妇”“最美家庭”等,成功营造了和谐向上的良好氛围。这些举措不仅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也为常平村的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保障。

  文化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常平村深入挖掘关公忠义文化的时代价值,并将其融入文明乡风建设工作的具体实践中。通过举办关公文化节、开展关公文化讲座等活动,村民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关公文化的精髓和内涵,让耳熟能详的故事,融入村落深厚的人文底蕴。


常平村处处洋溢着关公文化的气息

  此外,常平村还将传承、弘扬关公忠义文化融入家风教育中,借助家训的力量,引导子孙后辈成为社会的有用之才、栋梁之材。这些举措不仅丰富了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为常平村的文化繁荣注入了新动力。

  常平村的乡村振兴实践不仅为村里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只有深入挖掘自身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旅游产品,提升服务质量,才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推动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

  在这片土地上,乡村振兴的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常平村用实际行动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毋庸置疑,常平村正逐步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魅力的田园乡村。在这里,碧水青山将“诗意与远方”融入日常,将美好呈现眼前。常平村的乡村振兴之旅,不仅是通向繁荣的康庄大道,更是一条满载幸福的希望之路。

  终审:魏文源

  监审:侯欣怡

  编校:王莹珠

  网络:吴飞飞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