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荥经农村三产融合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和经济政策逐步优化。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取消农产品统购统销制度、提高农副产品收购价格等措施的推进,为我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1984年,中共中央发布第三个“三农”问题一号文件《关于1984年农村工作的通知》,打破了一二三产业的割裂局面。日本的相关研究尤为突出,它提出了六次产业化概念,影响了我国对一二三产业深入研究的方向。国内对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需要进行更为深入的分析。在具体实践中,我国对第三产业融合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进入了实践阶段。
2016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详细阐述了推动农村产业一体化发展的措施,强调必须确保此种发展为农民带来实际利益。2017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增长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报告强调需要推动农村各产业的一体化,以扩大农民的增收途径。乡村振兴战略首次提升为国家级战略。
文章的研究对象荥经县,位于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交会位置,属于盆地周边的山区。该地区被四周的山脉所环绕,河流剧烈侵蚀形成的峡谷和山岭之间的高差显著。山地面积1754.25km2,占全县总面积98.6%,河谷平坝面积24.75km2,仅占全县总面积的1.4%,全县粮食种植面积仅为63.1km2,县域主要经济产出为第三产业——服务业。
荥经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现状
荥经县通过扩展产业链条和依托龙头企业的引领作用,促进了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在规划地区发展时,结合区域特色,推动不同要素的融合,大力推进“农+游”合作模式,增加产业收入。
2023年,荥经县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90.99亿元,同比增长了4.0%。其中,初级产业的增加值为16.19亿元,同比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37亿元,同比下降1.0%;第三产业增加值为50.43亿元,同比增长6.7%。三个行业对经济提升的贡献程度依次为21.6%、-7.6%和86%。三次产业结构由2020年的18.3:31.4:50.3调整为2023年的17.8:24.37:55.4,第一产业的比重基本稳定,而第二产业的比例有所减少,服务业增长了5.1%。分析2021—2023年的数据,我们发现该县一二三产业占比基本保持不变,观察荥经县近年来的发展,虽然有关部门在积极推动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的融合,二三产业的产值有所上升,但根据总体占比分析,这些年的融合效果并不十分显著。
农业产业发展概况
从2019年开始,荥经县的粮食种植面积和粮食产量基本保持不变,粮食种植面积为6207hm2,粮食产量为3.57万t。同年,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与产出都显示出稳定的增长趋势,其中种植总面积达到了4202hm2,而总产量为5.3万t,显示出持续的增长趋势。根据荥经县2019—2023年的农业种植面积和产量图(见图1和图2),可以观察到过去五年间,粮食产量基本稳定,而经济作物的产量则整体呈增长趋势。分析其原因,说明经济作物的收益和面积内产量都要优于粮食作物,人们现在不只是简单地满足生存需求,更多是经济收益的需求。
图1 2019年—2023年荥经县农业种植面积折线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图2 2019—2023年荥经县农业产量图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蔬菜、牲畜、禽类、蛋奶产量在2019—2023年五年中,基本呈现上升趋势,粮食总产量在近五年内,整体产量基本持平。截至2023年末,荥经县蔬菜产量为2497t,牲畜出栏9.183万头,禽类出栏33.4万羽,蛋奶产量2415t(见下表)。
在荥经县主要农产品产量表格中可以看出,在2019年—2023年五年中,粮食产量基本持平,肉蛋奶和蔬菜主要农产品产量呈现波动状态,相较于2019年的产量,都有着明显的上涨。探讨这一现象的原因,可以看到随着人们经济收入的提高,大家不再仅仅满足于基本的生存需求,转而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
2019—2023年荥经县主要农产品产量表
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概况
1.以点带面推进茶产业发展
在川藏经济协作区,荥经县正在建设一个藏茶产业园区,并启动了一个新的藏茶品牌和“产业链接”农业发展新平台。区内已种植茶叶面积达8067hm2。同时,该县还成立了两家重点省级农业产业化企业,并且成为全省茶产业发展的重点县之一。
2.创新冷水鱼项目
荥经县采纳北鲟南养的模式,与专业机构合作,成功建立了占地15.3hm2的鲟鱼生态养殖基地,并已开始生产,年产鱼子酱200t及冰鲜鲟鱼肉5000t,年产值超过6亿元。
3.集中竹笋加工
荥经县围绕现代化竹产业园区,建立了青龙和五宪两个主要的竹笋园区,并形成了覆盖60000hm2的竹木药产业基地。县内还设有三个各6000hm2的现代竹产业示范基地。引进了四川川雅老坛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专注于竹笋食品的生产加工,年产量达到12000t。荥经县已发展成为一个集竹笋采集、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市场综合体,推动了竹产业的全面升级和转型。
4.打造黄牛品牌
该县利用其地理优势,已建立面积达100hm2的牛背山高山牧场和13hm2的川西黄牛加工交易中心。此外,该县与有资质的公司及科研机构合作,全面推动养殖、加工和品牌销售等方面的发展,支持稀有品种的保护与繁育,荥经黄牛已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服务业发展概况
依托文旅产业的快速发展,2023年,是近年来荥经县第三产业占GDP比重最高的一年,从2020年的占比50.2%,提高到2023年的55.4%,荥经县服务业正由传统“批零住餐”向“森林康养度假”进行转型。结合自然风光的优势,大力发展康养、民宿和乡村旅游等多种业态。
近年来,荥经县政府全面完善“五游荥经”产品体系。丝路砂都自然教育大本营、大熊猫国际森林探秘学校,被评为大熊猫国家公园自然教育先行试验区单位。随着政府的不断投入,荥经县的旅游产业逐渐发展起来。该地区将中国黑砂城、大熊猫国家公园南入口作为文旅重点项目,利用当地特色资源和优质人居环境,打造了一系列全新的旅游方式,推动了旅游产业的发展。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该地区积极推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如以鲟鱼养殖为支点,推出天府鲟游湾项目。借助文化旅游和现代农业等领域的推动,荥经县在产业融合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荥经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困境分析
目前,荥经县三大产业融合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产业内部整合方面存在不足,导致农产品的附加值未能显著提高。从荥经县农产品加工来看,大部分农产品仅局限于原料与初级产品加工销售,多数农业产业未能构建完整的产业链闭环,面临着规模大而实力不强的挑战。农产品加工业主要集中在基础加工阶段,导致农产品的价值未能有效提升。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产业结构单一。荥经县农业产业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和林业的发展相对不足。单一的产业布局导致了农村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从而使得农民的收入增长较为缓慢。
第二,技术水平低。在荥经县农村一二三产业的综合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普遍较低,农业生产效率不高。这主要表现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因地势限制,对现代农业技术的应用不足,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业生产条件较差等方面。
第三,资金不足。荥经县要想实现一二三产业的融合,需要大量资金用于基建、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等领域。但由于当地农业经济基础薄弱且财政收入有限,资金不足已成为阻碍该地区农村产业融合进步的主要障碍。
第四,人才短缺。荥经县的农村地区在一二三产业融合进程中,急需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包括农业技术人才、市场营销人才等。然而,目前荥经县农村人才短缺问题较为严重,尤其是高层次、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较为紧缺。
第五,市场体系不完善。在一二产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由于市场体系尚未完善,农产品的销售途径不畅,制约了农民的收入增长。
第六,政策支持不足。虽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策执行力度不够,政策效果不明显。这使得荥经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面临较大的困难和压力。
荥经县为山区地区,受限于地形原因,无法大规模开展农业种植,部分地区交通不便,基础设施不够完善。当前荥经县大部分农村的道路问题都不能满足企业扩产的需要,乡村道路不够宽阔、物流技术不够成熟等问题都摆在了企业增产扩产面前。
荥经县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策建议
根据荥经县农村一二三产业发展的路径,结合荥经县的问题及发展目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荥经县致力于打造具有特色的农业产业,重点突出“优质、特色、精细、强化”四个方面,努力提升特色和效益农业的水平。首先,以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为中心,同时注重技术标准和产品质量标准的实施。其次,健全农产品质量综合检验检测中心功能,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严格实行产品质量全程监控,加快农产品“三品一标”的建设和认证,以标准化的生产打造荥经县的优势农业。
第二,增加农村产业的附加值并提升产业的质量和效益,从而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必须通过扩展农业产业链、探索新的产业功能、发展新型产业形态,并推动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完善利益连接机制。这需要以市场需求为引导,加速形成新型的农村产业组织模式,实现农村产业的有机整合,让农民从中获取更多的经济收益。通过促进三次产业的综合发展,实现农村地区产业链完善、多功能、多业态及利益紧密相连,促进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此举能够将农村地区的利润保留在内部,有效提升农业的竞争力,增加农业就业机会,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和幸福感。
第三,要持续强化对乡村特色产业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确保各项有利于农业和农民的政策得到稳定、改进和加强,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应连续超过前一年的水平。应向农业技术先进的省份学习,引入外部的先进理念和技术。同时,应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来提高农民的收入。
第四,提升农村人才的培训和素质至关重要。通过开展各种培训课程和技能竞赛,可以增强农民的职业技能。此外,引入更多的高级人才,可以为农村的综合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援。
第五,根据政府的引导和市场的运作原则,积极发展龙头企业和品牌战略,采用“合作社+龙头企业”的模式来整合生产资源,努力创建在省内外市场有影响力的品牌。同时,完善农产品的市场系统和扩宽销售渠道,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吸引和引入具有实力的农产品企业,从而提升规模经营的效益和企业的带动能力,千方百计吸引专业技术、人才投入荥经农业的发展中来,迅速提升该县农业的发展水平。
第六,开发文化资源,扩大其推广效果,充分发挥荥经“南丝绸之路”“中国黑砂城”“猕猴桃之乡”的优势资源,把生态农业与乡村旅游相结合作为重要内容,着力打造,强力开发,拉长产业链条,不断满足人们文化休闲娱乐的需求。积极倡导和指导企业更加注重市场营销策划,组建专业营销团队,设计具有特色的营销活动;探索现代营销策略,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效率,快速推进专卖店、专柜和连锁营销的发展,并支持知名企业在省市县外开设荥经农产品的专卖市场。
荥经县在实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时,应构建完整的利益发展体系,立足于促进农民的收入增长,维护农民权益,打造有优势的农业品牌,持续强化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引进更多的农产品企业入驻,加快农村信息流通,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发展。
编校:张春兰
网络:吴飞飞
监审:陈绪绚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