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躬耕沃土 笃行振兴——记山西省繁峙县砂河镇孙庄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君

时间:2025-09-28 16:12:34来源:本刊编辑部 文字:王嘉美 李佳睿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画卷中,有这样一群人以脚步丈量土地,用初心诠释使命担当。他们将政策理论转化为田间地头的鲜活实践,在希望的田野上书写着新时代的驻村答卷。作为太原重型机械集团派驻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砂河镇孙庄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张君以“学思践悟”贯穿工作始终,将日常研学的前沿理念转化为基层治理的智慧密码,把党旗下的铿锵誓言镌刻进乡村振兴的每寸肌理。


孙庄村入口处的标识建筑

  从党建引领的制度创新到产业振兴的多元探索,从环境整治的持久攻坚到民生福祉的精准滴灌,张君在孙庄村的沃土上镌刻下新时代奋斗者的深深足迹。他以躬身耕耘的姿态使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焕发出源源不断的活力与希望。


学思践悟强本领

  为切实履行驻村第一书记职责,张君积极参加第一书记示范培训班等学习活动,与参训第一书记交流探讨治村心得,向优秀榜样学习先进经验。培训内容涵盖党务工作、纪律检查、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实务领域,会议期间既有浙江省、河南省等地专家带来的前沿理念,也有本地业务骨干分享的实战经验。

  培训既是能力提升的“加油站”,更是责任意识的“清醒剂”。张君通过深入系统地学习政策法规解读、驻村工作实务等课程内容,结合与其他同事的互动交流研讨,进一步明晰了驻村工作的使命担当,也深刻认识到实践工作中的能力短板。


孙庄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孙庄村乡村振兴实践中,张君始终秉持学用结合的理念,将理论知识与基层经验深度融入工作实践。他立足村情实际开展精准调研,以因地制宜的施策思路破解发展难题,扎实推进产业培育、民生改善等各项农村工作,以躬身实干的担当精神为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生根赋能添力,在基层一线的实践中书写着乡村发展的实干答卷。


党建引领夯根基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张君深知基层党组织的重要性。他联合孙庄村村“两委”班子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构建起集体经济资产的全流程监管体系,通过制度化规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确保每一笔资金的流向都清晰可查、公开透明,以党建引领为乡村治理注入刚性约束与民主活力。

  党员带头是驱动乡村振兴的源头活水。每逢重要节日,张君总会带领驻村工作队策划富有特色的主题党建活动。例如,在建党纪念日到来之际,他个人主动出资为村里60岁以上老党员精心准备了电饭锅、马扎等实用慰问品,以贴心举措传递组织关怀。

  此外,张君还组织党员代表赴纪念馆参观学习,为党龄50年以上的老党员代表逐一佩戴纪念章。这些举措既致敬了老党员们为乡村建设倾注的毕生心血,更让红色基因在乡村振兴的实践中焕发光彩,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转化为推动乡村发展的强劲动能。


孙庄村党员活动室宣传墙

  通过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举措,张君不仅强化了村党组织的制度约束力与组织凝聚力,更让党员感受到组织的温度,也让红色精神在服务乡村发展的实践中持续焕发着感召力。


产业振兴拓新路

  张君深谙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核心要义,于是带领驻村工作队以产业兴旺为抓手激活孙庄村发展动能。该村耕地总面积3460亩(约2.31平方千米),农业种植结构呈现多元化特征,一方面以藜麦、杂粮等经济作物与薯类、玉米等粮食作物为主导,另一方面牛、驴、猪等牲畜养殖已形成规模化养殖格局,种养结合的产业体系初具雏形。

  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张君带领驻村工作队大力发展村级光伏项目。目前,首批建成的5千瓦光伏电站已实现村集体年均稳定增收。在推动光伏项目的同时,张君还带领工作队规范管理着50个光伏公益岗位,涵盖电站管护、保洁绿化等4类工种。他们严格执行考勤打卡制度,确保岗位人员履职尽责,每人每月至少可获得500元的稳定收入,这既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也有效提升了村内基础设施的管理水平。

  在就业帮扶方面,张君带领驻村工作队多维度落实就业创业政策宣传。一方面,依托孙庄村微信群平台,累计发布就业创业政策13条、专场招聘信息及各类岗位用工信息50余条,通过政策宣讲与岗位推送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村中劳动力外出就业实现增收。另一方面,协助131名村民申请稳岗补助,并对197名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信息排查,动态更新务工台账,以全流程服务机制为村民提供精准化就业支持。

  此外,为破解产业发展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张君带领驻村工作队深入开展小额信贷“应贷尽贷”工作,主动入户讲解政策要点,帮助有经济需求的村民顺利完成贷款续签,有效缓解了他们的生产经营资金压力。


工作中的张君

  目前,孙庄村在张君及驻村工作队的带领下,已形成涵盖特色种植、规模养殖、光伏发电的多元产业格局。村级光伏项目稳定运行,持续为村集体增收并创造公益岗位。就业帮扶工作通过精准信息推送、台账管理和政策落实,有效促进了村民外出务工增收。同时,小额信贷“应贷尽贷”工作的深入实施,及时缓解了村民生产经营中的资金压力,为产业持续发展提供了支撑。


环境整治焕新貌

  “村子干净了,住着才舒坦!”这是张君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常说的话,也是工作队倾力推动的重点。孙庄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党员先锋队共同发起“环境卫生大扫除”志愿活动,党员干部带头向卫生死角宣战,村道旁、河道边的陈年垃圾被彻底清理。他们的热情感染了村民,不少村民自发加入清扫队伍,共同为家园“美颜”。

  环境整治绝非一阵风。张君推动建立长效机制,配备43名保洁员按时按点打扫街道,划分责任片区,将道路管护、河道清洁责任到人,持续深化“六乱”整治,并将环境卫生纳入“星级文明户”评选标准。他还发起“全民清扫日”活动,对560处卫生死角进行彻底清理,清运垃圾4880立方米,整治柴火垛杂物乱堆放120处,一系列举措成果显著。截至目前,33户完成厕所改造,曾经“脏乱差”的孙庄村如今道路整洁、柴草归位。

  与此同时,为切实保障农户生命财产安全,孙庄村全面启动农村自建房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行动。办公室内,孙庄村房屋修缮现状图一目了然,在张君的统筹指导下,驻村工作队迅速召开专项部署会议,牵头成立工作专班。通过逐户走访排查、现场勘察等方式,专班人员对全村829户自建房开展全面摸底,重点核查房屋建造年代、结构类型、安全隐患等级等基础信息,按安全等级分类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针对排查中发现的墙体开裂、屋顶渗漏等破损问题,专班第一时间入户对接村民,协调施工力量对隐患房屋实施限期整改,全力消除住房安全隐患,筑牢村民居住安全防线。


张君带领孙庄村村民开展卫生大扫除

  从环境卫生的综合整治到住房安全的隐患排查,张君用实际行动一步一个脚印地推进着乡村建设。长效机制的建立让村庄颜值持续改善,专项排查整治行动为村民筑牢居住安全防线。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不仅让孙庄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更让村民们切身体会到了身边的变化,住得舒心又安心。


民生小事见真情

  孙庄村村委会门前的空地上,入眼皆是绿色。村委会门前栽种着几株枝繁叶茂的梨树,每当玉露香梨缀满枝头时,香气诱人的果实便引得村民们纷至沓来。张君常与乡亲们一同手持竹竿采收梨子、闲话家常。门前还有一片由驻村工作队亲手打理的“共享菜园”,如今已是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我们特意选了黄瓜、番茄这些生长周期短的品种,”张君擦拭着额角的汗珠,目光扫过长势喜人的菜畦,“你看这黄瓜,摘下来就能生吃,村民们路过时总爱捎上两根。”

  菜园旁的鸭舍里,几只麻鸭正扑棱着翅膀踱步。“每天能收五六个鸭蛋呢!”张君笑着说。尽管初养时因经验不足费了不少心思,但如今这些“小家伙”已成了联结干群的暖心纽带,产出的鸭蛋成了村民们喜爱的“抢手货”,他经常把鸭蛋送给村民。来到村委会,村民们既能享受到新鲜的水果,也能分享到刚下的鸭蛋,这些带着泥土气息的蔬果共享,密切了干群关系,也在孙庄村生长成最鲜活的民生图景。

  只有与村民熟络起来,才能更好地为群众办实事。而这种紧密的干群关系,为张君的驻村工作筑牢了根基。驻村两年来,张君带领驻村工作队踏遍孙庄村的角角落落,把足迹留在每一条乡间小路上。翻开他的工作笔记本,密密麻麻记满了群众家中的琐事:为低保户跑办危房改造资金、帮独居老人修缮房屋、驱车送村民到市医院就诊……诸如此类的民生小事,驻村工作队始终坚持将惠民政策落实到具体行动中。

  孙庄村中留守老人居多,大多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张君常带领工作队员逐户走访,面对面解读惠民政策条文。针对政策申报等复杂操作,他还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远程指导家属协助办理。不少村民子女在外求学,他时常主动帮村民将生活用品、家乡特产捎给在外的孩子。遇到村民突发疾病,他总是第一时间协调车辆、联系医院,全程协助送医救治。每逢节假日,驻村工作队队员也会为村民送去大米、面粉、食用油等生活物资,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与帮助。

  从挨家挨户的政策宣讲,到跨城奔波的物资传递,再到紧急时刻的求医协助……在张君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在桩桩件件的小事中传递着温情与关怀。孙庄村老党员代表全体村民专程为驻村工作队送来一面锦旗,锦旗上镌刻着“为民办事关怀备至 为民排忧情深似海”,以此对工作队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中,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的真情帮扶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在孙庄村这片曾经沉寂的土地上,张君用实际行动将锦旗上的字字千钧化作了鲜活的实践注脚。不仅带来了村庄面貌的蝶变、集体经济的壮大和村民收入的提升,更点燃了乡亲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内生发展的动力。


张君为村民发放慰问物资

  张君的故事,是千千万万奋战在乡村振兴一线驻村干部的缩影。他们扎根泥土,心系群众,将党的政策春风化雨,将发展蓝图细化为村庄的生动实践。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时代征程中,正是无数个像张君这样“脚下沾满泥土、心中沉淀真情”的驻村第一书记,以坚定的信念、务实的作风和无私的奉献,让广袤的田野永远涌动着蓬勃生机。

  终审:魏文源

  监审:侯欣怡

  编校:张亚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主办: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编辑出版:  《村委主任》杂志社      投稿邮箱:cwzrtg@163.com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7099359、3128819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