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潜力
农村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的基石,也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文章分析了农村集体经济在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归纳了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提出了相应的策略,以期有效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打下坚实的经济基础,提供持续的推动力。
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农村经济的基础单元,农村集体经济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目前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面临一些问题,如经营管理不规范、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缺乏和资金短缺等。在这种情况下,探讨农村集体经济如何实现更好的发展,对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共同富裕非常重要。文章通过分析农村集体经济的现状,提出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具体目标,并探讨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做法,以期为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农村集体经济概述
农村集体经济是指在农村范围内,以村集体所有的资源和资产为基础,由村民集体所有、集体统一经营或以多种形式合作经营的经济组织形式。它是农村经济的基础单元,也是实现农民农村共同富裕的关键途径。其核心特征在于所有权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可以多样化,收益主要用于农村公共事业和村民福利。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对于增强农村发展活力、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村公共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营管理不规范,治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存在一些问题,如经营管理不规范、治理机制不健全。以山东省济宁市的几个村庄为例,一些村庄缺乏明确的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决策方式,导致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调查显示,大约40%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还没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导致账目不清晰、资金收支较为混乱。同时,监督机制不够完善,村民参与度不高,详见表1。这些问题不仅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也影响了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村民利益的保障。
表1 监督机制完善程度和村民参与度对比
目前,农村集体经济面临产业结构单一,缺乏独特性和竞争力的问题。部分农村仍以传统农业为主,未能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2023年,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一项调查数据显示,大约60%的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主要靠土地租金和售卖农产品,产业链不长,产品增值不高,不太能适应市场需求变化。部分农村的品牌意识和市场销售能力不强,产品同质化问题较为突出,市场竞争力较弱,单一的产业结构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人才缺乏,创新能力不足
人才缺乏和创新能力不足是当前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问题。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统计数据显示,农村地区大学以上学历人才的比例仅为城市的三分之一。此外,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缺乏管理、技术和市场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详见表2。
表2 专业人才缺口比较
由于部分人才的创新意识不强,科技应用能力不足,新技术、新工艺以及新商业模式的引入和推广进展缓慢,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不能较好地适应现代化经营的要求。这不仅制约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还影响了产业转型升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不利于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保持优势地位。
资金短缺,融资渠道有限
目前,资金短缺和融资渠道有限是影响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2023年山东省济南市调查显示,超过70%的农村因为资金不足而受到很大限制,传统银行贷款难以满足它们的资金需求。虽然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在发展,但它们的覆盖面不足,服务能力还不够强,无法填补农村集体经济的融资空白。此外,融资渠道也不够完善,未能吸引社会资本投入,使得农村集体经济在外部资金支持方面面临挑战。资金短缺影响了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扩大和产业升级,制约了其可持续发展。因为缺少资金支持,部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很难进行必要的基础设施完善、技术更新和市场扩展,限制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这也影响了整个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居民福祉的增进。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目标
经济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经济目标是提高村民的收入水平,重点是保持农村集体经济的持续发展,通过扩大业务规模和提升资产价值增强经济活力。这种做法能够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并提高农村的整体竞争力,从而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经济支持。扩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规模能为村民创造更多的工作机会,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从而改善村民的生活水平。这一经济目标不仅关乎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也是推动农村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动力,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为共同富裕奠定坚实基础。
社会目标
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社会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旨在提升农村社会的整体水平,增强凝聚力。社会目标包括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可以通过改善居住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实现。社会目标还包括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保护地方特色和传统文化,以增强村民的文化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通过以上实践,农村社会将建立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培养他们的团结合作意识,从而推动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生态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态目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大幅提高农村的环境质量,让农村的自然环境更优美,注意保护土壤资源和水资源。第二,引导村民关注环保,鼓励村民积极参与自然环境保护。这些措施可以让农村更美丽更宜居,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让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齐头并进,推动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完善治理机制,规范经营管理
为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善治理机制,规范经营管理。在治理机制方面,可以从制定详细的章程入手,明确各方权责。实行民主决策,优化治理结构,提高运营效率。推行村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从而让村民了解最新情况,进行有效监督。同时,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有效激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管理人员,让他们干劲十足、不掉链子。在经营管理方面,可以采用“一对一资金户+定期审计”的方式,确保资金使用合理。为了确保财务基础牢固,定期检查资产和资金非常关键,能够避免财务损失和潜在的安全问题。同时,管理人员要梳理好工作流程,提高管理效率。农村集体经济要想实现高质量发展,高效管理和前瞻性规划必不可少。通过上述实践,能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运作得更流畅、效率更高,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
创新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为了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创新发展模式和优化产业结构。这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实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立足于当地的地理环境、优势资源,种植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旅游、制作销售传统手工艺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不仅能够增加村民的经济收入,也能提高农村的知名度。此外,可以考虑发展生态农业,提高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的利用率。例如,建设生物质燃料加工厂,推进秸秆燃料化、肥料化利用。这样既能减少环境污染,又能优化产业结构。同时,要加强与城市的联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可以与相关公司合作,共同建设农业科技园区,以带动农业现代化,让产业水平更上一层楼。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大学、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也很有必要。通过引进先进的技术,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智能农业技术和精准农业技术。通过创新发展模式和优化产业结构,农村集体经济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注重人才培养,提高创新能力
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关键在于注重人才培养和提高创新能力。为了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立多样化的人才培训体系,特别是针对农村干部的管理培训。这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管理能力和规划能力,进而更好地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此外,引进外部的专业人才和先进技术对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能力至关重要。这不仅能优化农村的产业结构,还能引入新的管理方式和市场营销理念。为了激发农村集体经济的活力,可以鼓励外出务工的村民回到家乡创业,充分利用本地的优势资源,促进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和可持续发展。在产学研合作方面,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非常重要。通过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密切合作,将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管理经验运用到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可以加速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效率。同时,通过设立创新奖励基金和建立创新创业平台,可以激励村民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也可以培养更多愿意尝试新想法、勇于创业的人才。这些综合性的措施可以显著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帮助农村经济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大优势。
拓宽融资渠道,增强资金保障
在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拓宽融资渠道和增强资金保障是非常关键的措施。在资金保障方面,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利用各种农村发展政策和项目资金,确保农村集体经济有稳定的资金来源。同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增强资金使用的灵活性和持续性。在融资渠道方面,可以考虑推动农村资源资产转化,扩大资金规模,改善资金的使用方式,还要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宽投资和融资渠道。这不仅能给农村集体经济带来新的动力,也可以提升其竞争力,激发其发展潜力。此外,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建立广泛的金融服务网络,可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普及度,更好地支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充分利用各种融资渠道,为农村集体经济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不仅能够奠定坚实的发展基础,也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持续繁荣。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推动农村集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农村富裕的重要途径。通过完善治理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注重人才培养、拓宽融资渠道等措施,能有效解决当前治理机制不健全、产业结构单一、人才缺乏和资金短缺等问题。这不仅能提高农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也能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让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相得益彰。未来,农村集体经济应不断创新,根据本地情况发展特色产业,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稳固的经济基础和长期的支持力量。
《村委主任》杂志 雷鸣浩摄
编校:李霞
网络:柳绣华
监审:乔星琦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