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起福地:百坭村特色农业品牌化之路
摘要: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而产业振兴必须发展乡村特色产业。依托农业的转型升级和产业的繁荣发展,高质量发展特色农业不仅能有效促进当地居民就业,还能拓宽其收入来源。此外,品牌化发展是提升特色农业市场竞争力、确保其可持续发展的核心举措。通过精心打造品牌,能够提升消费者对地方特色农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扩大市场份额,从而推动特色农业向更高质量、更具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乐业县百坭村特色农业的发展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个缩影,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的优势。2024年4月19日,在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广西专场)暨乡村旅游创新发展交流活动的开幕式上,发布了2024年广西文化和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十佳典型案例及20个优秀案例名单,并进行授牌仪式,乐业县百坭村荣幸入选。近年来,百坭村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立足当地实际,以特色农业为抓手,积极推进农业品牌化发展,从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谱写了一首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振兴协奏曲。百坭村特色产业发展的路径,为其他地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决策依据和经验指导。
百坭村特色农业发展现状
百坭村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部,地处云贵高原东南麓,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生态环境。百坭村利用其酸性红壤和肥沃的黑土资源,积极推广山油茶、杉木、砂糖橘和百香果等地方特色农业,发挥产业的引领作用。百坭村秉持“以特色为核心”的策略,推行“党建+产业致富+农户”模式,产业布局逐步向规模化与集约化转变。该村发展了连片特色农业。例如,借助砂糖橘产业示范园,拓展砂糖橘种植面积至2 000余亩(约1.33平方千米);同时,依托产业基础,发展杉木18000余亩(约12平方千米)和八角1800余亩(约1.2平方千米)。计划在2025年前,再发展猕猴桃种植1000余亩(约0.667平方千米),以满足市场对多样化产品的需求。此外,根据村民需求,还发展了烟叶500亩(约0.333平方千米)和清水鸭10000余羽。这些特色产品的种植和养殖不仅丰富了百坭村的农业类型,也为村民带来了经济收益。除了农业,百坭村还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例如,百坭村村民经营的农家乐和民宿在旺季时生意兴隆,吸引了大量游客。这种结合了自然风光和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旅游模式,为百坭村带来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品牌建设方面,百坭村下足功夫,提升产业知名度。近年来,该村积极推动产业振兴,着力打造山茶油、砂糖橘、烟叶以及水稻等“一河三带”产业群,年产值分别达到2000万元、400万元、300万元。随着产业的持续发展,为了纪念黄文秀同志生前对村里扶贫产业的倾心付出,百坭村成功打造了自己的产品品牌,成立了秀起福地百坭农业发展公司,通过搭建电商平台和构建产供销协同体系,促进了种植、销售和品牌创建的有机结合,注册了“秀起福地”“秀美百坭”“百坭BaiNi”三大商标,推出了包括山茶油、砂糖橘在内的九大品牌。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及《农产品包装和标识管理办法》,该村产品成功通过了“三品”认证,并荣获农业农村部颁发的有机农业认证。百坭村的农业产业结构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不仅包括传统农业,还涵盖了特色农业和乡村旅游,为村民带来了可持续的经济收益。
百坭村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困境
对农业特色品牌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当今农业发展格局中,品牌已经成为农产品市场竞争的核心要素。有影响力的农业品牌,不仅能够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度和忠诚度。然而,在百坭村,大多数村民对品牌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清晰的品牌战略规划。这在短期内对生产经营不会造成较大影响,但是在长期发展中,容易陷入同质化竞争,造成重复低效投资,使得当地的农产品很难在市场上脱颖而出,制约当地特色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同时,由于品牌意识的淡薄,村民们在农产品的包装设计、质量把控以及售后服务等方面也往往不够重视,这进一步削弱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缺乏整体规划
百坭村的特色农业品牌发展正面临一些挑战,主要体现在品牌建设的连续性和深度不足以及缺乏统一规划和管理,导致品牌整体形象和市场竞争力受损。由于缺乏长远的规划和科学的管理,百坭村的农产品品牌建设往往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在品牌建设过程中没有从整体上规划品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定位没有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消费者的偏好,这直接影响了品牌的长远发展。此外,分散的经营模式导致农户在生产资料使用、生产环节控制以及管理方式上存在差异,这种不一致性导致了生产环节的随意性,影响了产品的整体质量和品牌信誉。同时,由于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百坭村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不足,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协作和沟通,无法对产品质量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监督,这严重制约了高质量品牌产品的形成和推广。这些问题的存在,不仅限制了百坭村特色农产品的市场拓展,也影响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和形象,进而影响了品牌的市场竞争力。
农民素养参差不齐
农业特色品牌建设与农民自身素养以及个人意识、观念等因素紧密相关。对于百坭村的村民而言,首要问题在于教育水平、信息获取渠道和市场经济参与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局限性。当地村民存在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不足的问题,信息获取渠道狭窄、缺乏品牌意识和市场导向思维使得当地的农产品往往缺乏竞争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难以立足。再者是缺乏专业性的人才参与经营。百坭村与其他大多数村庄相似,农业生产经营的主力军为中老年人。在粤桂构建长效协作机制的背景下,众多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获得了技术支持,并且越来越多的农业培训也助力农民提升了农业生产技术,然而,在品牌建设方面,农业人才的供应依然十分匮乏。
宣传和营销效果不够显著
百坭村的特色农产品销售亟须突破传统营销模式的局限。当地特色农产品的销售以批发和小规模零售为主,这种模式使得消费群体局限于本地及周边地区,消费者的地域性特征较强,营销方式较为传统。虽然百坭村对猕猴桃、百香果等部分产品也尝试通过电商平台或新媒体平台进行产品营销,但由于缺乏系统的营销理念和策略,导致产品品牌传播效果不佳。加之品牌推广力度不足,这些产品的品牌传播和社会知晓度仍然有限。线上营销活动未能有效突破现有圈子,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有效的营销手段和方法,使得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未能得到显著提升。这种状况显示出百坭村在农产品品牌化和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数字化营销和现代物流体系构建方面的不足。
技术和资金支持不足
技术和资金的不足直接影响到特色农业产业的扩大再生产,限制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百坭村的特色农业项目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传统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制约,其中的土地整理、种苗购买、设施建设等项目,缺乏足够的启动资金,导致农产品产量和品质提升空间受限。在技术层面,许多村民一直沿用旧有的技术模式,这些技术在应对复杂多变的自然环境和市场需求上显得捉襟见肘。在资金支持层面,由于地理位置偏远、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百坭村很难吸引外部投资,融资渠道较为有限,进一步加剧了资金的紧张局面。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技术和资金的缺乏导致了百坭村的特色农产品在品质、产量、品牌建设等方面竞争力不足。
百坭村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的对策
依托特色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资源
乐业县是全国著名的猕猴桃种植基地,该县以“三品一标”建设为抓手,出台了乐业县猕猴桃品牌建设方案,推动“乐业猕猴桃”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广西“好嘢”农产品。目前,乐业猕猴桃特色产业优势区入围自治区建设项目,打造猕猴桃有机产品认证1个、绿色食品认证6个,“圳品”1个,农业品牌发展初见成效。百坭村应充分认识到公共品牌资源的重要性,深入挖掘并利用好公共品牌资源的价值。一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利用好本村气候、土壤等优势资源条件,确定适合种植的品种和规模,为打造优质农产品奠定基础。另一方面,做好产业规划,对种植、加工到对外销售等各环节全面布局,并充分调动村集体经济的参与,打造出具有百坭特色的农业特色品牌。
做好品牌建设规划
品牌建设规划是一个全面的策划过程,旨在通过系统的分析和策略制定,提升特定地区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知名度,是品牌建设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百坭村而言,加强特色农业品牌规划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加强百坭村特色农业品牌规划,要注重做好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对目标市场进行深入研究,总结消费者需求、竞争对手特点和市场趋势等情况,让品牌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保持领先优势。二是要对品牌的核心价值、目标消费群体和市场定位进行分析,使品牌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三是要创建有吸引力的品牌名称,不仅要具有吸引力和独特性,还需要突出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在整个品牌建设规划过程中,还应重视对百坭村的地方特色和文化故事的深入挖掘和精心包装,通过将特色元素融入品牌建设,可以有效强化品牌宣传和推广,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使其成为品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引进专业平台和人才
百坭村农业品牌化应深化乡村人才培养、引进、管理、使用、流动、激励等制度改革,完善人才服务激励机制。引进具备资质的旅游公司和具备专业能力的职业经理人,通过合作成立事业部,村里提供场地、人力资源,企业负责运营管理,采用专业手段进行资源整合、路线规划、产品包装改造等工作,最后按一定比例进行年终分红,实现村企共赢。与此同时,百坭村可以整合并统一对外服务窗口,由平台公司承接游客,提供统一的优质服务,提升旅游的整体体验。此外,百坭村可以充分利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的规划优势,集聚优势科教资源,提升创新服务能力。通过吸引农业科研机构、高等学校等科教资源,在园区培养面向市场的新型农业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机构。这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管理和服务水平,还能有效推动特色农业和旅游业的发展,实现农业产业链的拓宽和延伸,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完善宣传和营销体系建设
讲好百坭村品牌故事,深入挖掘其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以及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赋予品牌具有时代和人文特色的文化内涵。百坭村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品牌故事的传播,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让百坭村农业品牌有文化、有潜力、有魅力。例如,讲述黄文秀书记带领百坭村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的故事,将文秀精神、脱贫攻坚精神与农产品品牌紧密结合,通过故事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情感价值。同时,应充分利用多种营销渠道,综合运用线上线下营销策略,扩大品牌的宣传推广范围。在线上方面,可制定针对性的线上营销策略,包括搜索引擎优化(SEO)、社交媒体营销(SMM)、内容营销等,以提高品牌在线上的可见度和吸引力。在线下方面,积极组织经营主体参加各类展览和网络营销。例如,在周边地市开展大型展览活动或体育赛事时,充分利用市场设立优质农产品品牌专卖店,全面、多层次、持续集中宣传,提高品牌的曝光度。通过线上和线下的相互补充,线上宣传推广以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品牌,线下活动则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加大政策支持和引导
通过“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的政策,大力支持特色农业的发展。根据相关政策,百坭村将聚焦鲜活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问题,结合田头市场,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农产品产地仓储保鲜设施。在补助标准上,采取“双限”政策,即限定补贴比例上限不超过仓储保鲜设施造价的30%,并实行定额补贴且限定上限,单个主体补贴原则上不超过100万元。此外,百坭村可以依托农业农村部农产品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建设项目管理系统进行线上管理,实现从建设申请、审核、公示到补助发放的全过程管理。通过这些措施,百坭村不仅可以优化农产品的贮藏条件,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还能有效利用国家财政资金,推动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业品牌化是百坭村的一张亮丽名片。通过品牌化,不仅让本地特色农产品从“无名”到“有名”,还推动了生产模式从追求产量向注重品质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在全区大力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背景下,百坭村的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显得尤为重要。通过这一措施,农业结构得到优化,产品价值随之提高,还拓宽了农民的增收渠道,激发了乡村经济的内在活力,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西财经学院2024年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自治区级立项“秀起福地:乡村振兴视域下乐业县百坭村特色农业品牌化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S202411548262)。
终审:魏文源
监审:董卫娟
编校:李保燕
网络:吴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