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老化景观设计的智慧
摘要: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乡村养老问题日益凸显。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引领下,湖北省乡村适老化创新景观设计不仅是对老年人生活需求的积极回应,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文章旨在探讨湖北省乡村适老化创新景观设计的策略与实践,以期为提升乡村老年人的生活品质提供有益参考。文章将从乡村居家养老的现状与特征出发,分析湖北省乡村老年人在生活、社交、文化等方面面临的挑战与需求,进而结合湖北省的自然资源、文化传统以及政策导向等优势条件,提出一系列创新性的适老化景观设计策略。这些策略将注重自然与地缘文化的融合,促进助老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以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为乡村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通过文章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为湖北省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提供一套科学、可行的策略体系,推动乡村养老事业的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同时,我们也期待文章的研究成果能够引发更多关于乡村养老问题的思考与探讨,共同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乡村居家养老的现状与特征
“新消费模式”的不适应
随着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乡村经济发展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在同比增长中已超越城镇居民(见图1)。这一显著变化不仅标志着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跃升,也反映了他们消费习惯与生活需求的深刻转型,正逐步从传统消费模式迈向更加多元与现代的消费新态势。随着消费水平的差异化和消费习惯的多样化,部分经济富裕的乡村倾向于追求时尚现代的景观设计以体现时代气息,而传统观念深厚的乡村则更加注重维护与传承本土景观元素及文化底蕴来展现独特的乡土风情。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湖北省乡村老年人在经济状况上呈现出两极分化现象,导致实体店铺客流量减少,而线上社交活动则日益频繁,这一转变深刻影响了乡村居民的传统社交格局。因此,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这一社会变化,精心打造富有互动性与参与性的公共空间,满足乡村居民对新型社交方式的需求,促进邻里间的情感交流与社区凝聚力的提升。
图1 2024年一季度全国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增速(图片来源于网络)
留守老人“社会活力”走低
湖北省乡村青年劳动力大量外出,再加上乡村的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传统的农耕经济逐渐转型,家庭养老的经济来源也因此变得更加复杂多样。虽然青年外出务工为家庭带来了更多经济收入,但同时也导致许多老年人留守家中。传统劳作的消失加上子女外出务工的情况,加剧了老年人与社会的疏离,代际沟通障碍和日常照料的缺失,成为难以回避的问题。空间的隔离不仅削弱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更剥夺了老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依托。尤其在面对智能手机、互联网等现代科技的冲击时,他们常感惶恐与不安,这种对新事物的不适应和陌生感,使得他们越来越倾向于回避社交。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自我封闭的生活方式进一步加深了老年人的孤独感,也导致邻里间的关系日渐冷漠。这些隐藏的社会和经济原因直接影响着留守老人生活的“幸福指数”。
新旧文化缺乏过渡与保护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乡村经济结构和文化风貌都发生了剧烈变化,然而乡村居民大多都具有较强的乡土情怀,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乡村城镇化建设显得略为“粗犷”。乡土文化强调地缘和亲缘之间的关系,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年轻人与乡村的联系日渐疏远,家族使命感减弱,乡土情怀停留在老一辈,他们坚守着传统的乡土文化,却不得不面对与现代社会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从“乡土文化”到“城镇文化”的转变,让留守老人成为高需求人群,他们不仅要面对子女外出务工带来的孤独感和无助感,还要适应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模式。在湖北省乡村地区,老年人的社交活动以传统的聚众性活动为主,这些活动以家庭为核心,辐射至整个社区,既增进了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也加强了社区居民之间的联系。尽管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让人们开始接触到新的社交方式,但面对面交往仍然是这里主流的社交方式。这种社交模式的变化,其实正是新旧文化在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交汇与碰撞。因此,传统的文化活动和仪式如何得到保护和传承、乡村环境如何融入现代元素、乡村社区如何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建设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公共设施缺乏适老性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浪潮中,湖北省许多乡村都焕发出新的生机。建设美丽乡村的初衷是改善乡村环境,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建设规划往往考虑的是如何利用周边经济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受众群体多定位在周边城镇的旅游团体,主要迎合年轻人群的需求,对乡村老年人缺少足够的关注。这种偏差导致美丽乡村建设在某种程度上拉远了老年人与乡村的关系,以至于部分乡村呈现出“无人”的状态。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村镇大力规划和改造乡村环境,铺设公路、修建村民广场、文化活动室等,而在现实中这些公共空间的使用频率并不高。修而不用的公共空间不仅浪费了空间资源,还降低了地方活跃度,调查发现其主要原因是公共空间的设施并不完善,且缺乏针对老年人的适老化空间设计。
湖北省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的优势与面临的挑战
政策支持及社区管理
近年来,湖北省政府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据湖北省财政厅数据统计,2024年湖北省已完成建设“美丽乡村”项目200项,2023年公布“和美乡村”试点项目240项。这些项目为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参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设计师和规划师得以在政策的引导下,充分发挥专业才能,为乡村老年人打造一个舒适、安全、便捷的生活环境。挑战与机遇并存,在推进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的过程中,如何平衡传统乡村风貌与现代设计理念,如何确保改造项目既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又能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以及项目的后期维护和管理等都是需要深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湖北省位于我国中部,长江贯穿其中,拥有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和自然风貌,为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提供了广阔的创意空间和实施条件。设计可以巧妙利用湖泊、河流、山丘等自然景观,优化地域资源,为老年人打造一个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居住环境。但由于湖北自然资源分布不均,一些地区可能面临资源匮乏的困境,这就要求在设计时充分考虑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地制订设计方案,考虑如何在保护自然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开发,确保适老化景观设计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在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过程中,还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实际需求,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设计和管理过程,提高改造项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确保改造项目能够真正贴近老年人的生活实际和心理期待。
居民的差异性与接受度
湖北的地理环境差异对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有着显著的影响。在山区和丘陵地带,交通相对不便且居民居住较为分散,使得建设集中式的养老服务设施变得相对困难,在推进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时,需要采取更为灵活和多样化的策略。例如,可以发展基于社区的互助养老模式,或者推动邻里之间的养老支持网络,以满足这些地区老年人特殊的养老需求。同时,湖北省的文化差异也为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带来了挑战与机遇。不同的乡村地区有着各自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这些文化因素深刻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方式和养老期望。因此,在进行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时,必须紧密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充分尊重和吸纳老年人的意见和建议,以确保设计不仅美观实用,还能得到老年人的广泛接受和喜爱。这种地理和文化的多样性也为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带来了一定优势,设计可以充分利用湖北省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打造出既具有地方特色又符合老年人需求的适老化景观。
乡村适老化创新景观设计策略
加强自然与地缘文化的融合
湖北省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和多民族文化背景,这为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设计规划过程中,可以将乡村的文化传统和习俗融入景观设计(见图2),在建筑设计中融入地域性的装饰图案,并采用环保材料,使建筑既展现文化魅力,又与自然环境相协调。同时,可以借鉴自然地形,打造生态友好的绿地空间并以具有文化象征意义的雕塑或小品进行点缀,增强老年人对场所的归属感和文化认同感。创新景观既传承和弘扬了地缘文化,也增强了人们的生态环保意识,从而实现地域特色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完美图景。
图2 民俗广场(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促进助老设施的建设与完善
在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中,适老化设施的建设至关重要。设计应针对老年人的身体特点,在公共区域增设扶手、防滑地砖、坡道等无障碍设施,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减少老年人行走障碍,以确保老年人的出行安全。同时,可引入智能化助老技术,如紧急呼叫系统、健康监测设备和智能导航等,为老年人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生活环境。在助老设施细节上,要注重舒适性设计,公共设施的高度与硬度、照明光线的柔和度等要符合老年人的使用习惯。在建设过程中,要积极收集老年人使用后的反馈意见,不断完善和优化助老设施,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交流,让老年人能够享受更加便捷、有尊严的养老生活。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生态宜居是全国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目标。设计需要以生态保护为先导,尊重乡村自然风貌,通过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措施,提升乡村绿化率和生物多样性,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在建筑设计上,融合传统与现代元素,推广绿色节能建筑,既保留乡村特色,又提升居住品质。在景观设计上,可以以生态农业景观和乡村旅游为契机,发展地域特色景观(见图3)。在优化景观的同时,持续打好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解决水土流失、化材污染、养殖污染、污水垃圾处理等问题,从而一体化推进乡村生态保护修复。设计中还可以考虑采用新型能源,减少土地开发的压力,为乡村提供绿色、环保的能源支持,有利于乡村可持续发展。
图3 农业景观(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湖北省乡村适老化创新景观设计策略研究是一项关乎乡村老年人生活品质提升的重要任务。面对乡村居家养老的现状与特征,需积极探索和创新适老化景观设计策略。通过加强自然与地缘文化的融合、促进助老设施的建设与完善以及改善乡村生态环境等措施,为乡村老年人创造一个安全、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同时,在推进适老化景观设计改造的过程中,应充分利用政策支持及社区管理、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及居民的差异性与接受度等优势条件,克服挑战,确保改造项目既符合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又能得到村民的广泛认可和支持。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乡村适老化景观设计研究的不断推进,我们有理由相信,湖北省乡村将呈现出更加和谐、美丽、宜居的风貌,让广大老年人在乡村生活中享受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2022年度湖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计划性指导项目“中小城市适老化康养景观设计研究与应用实践”(编号:B2022182);湖北小城镇发展研究中心2023年度开放项目“乡村适老化景观创新性发展研究”(编号:2023A007)。
编校:侯欣怡
网络:吴飞飞
监审:乔星琦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