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关注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情绪

时间:2024-12-26 14:02:02来源:吉首大学师范学院 文字:梁 娟 刘嘉欣

  摘要:文章主要依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二期)在湘西地区对参与干预项目的农村留守幼儿进行营养和心理干预。研究结果显示,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但在其他困难维度和总困难上,干预效果都不显著;男生干预组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的改善情况好于女生干预组样本幼儿;男生对照组样本幼儿在所有组别中改善最小。针对研究结果,文章从幼儿园、幼儿教师、父母或替代抚养者等不同角度提出了干预建议。

研究背景及目的

  在2022年11月2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乡村振兴责任制实施办法》文件中明确指出,地方党委和政府乡村振兴责任包括提高农村教育服务水平。2022年2月,教育部在《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中指出评估内容要“以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为导向”。

  因此,文章的研究目的主要是为了解湘西地区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情绪的发展状况,帮助参与研究的幼儿提升社会情绪发展水平。

研究对象

  文章主要依托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二期)来完成,因此研究对象为所有参与该项目干预研究的259名留守幼儿。具体样本分布见表1。

表1 社会情绪问题调查的样本分布

  注:数据来源于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WFP)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二期)基线与终线调研数据。

研究工具

  文章研究的基线与终线调研都使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调查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的改善情况。长处和困难问卷(监护人版)(SDQ)是由美国心理学家Goodman R编制,国内的版本是由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杜亚松等翻译引进,并进行修订。问卷主要适用于3-17岁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的评估。问卷共有25个项目,涉及情绪症状、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和亲社会行为等五个维度。各维度有对应的界值,将儿童在各维度上的原始得分与界值进行比较,就可以筛查出在各维度发展上落后于同龄人的儿童。在《长处和困难问卷》(SDQ)中亲社会行为维度的得分越高,表示亲社会能力越好外,其他维度和总困难的得分越高则提示存在困难的程度越严重。

研究结果

不同分组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的干预结果

  样本幼儿的同伴交往问题、情绪症状和总困难的终线检出率均高于同类调查中的检出率。在一项针对上海市松江区2 742名学龄前儿童情绪和行为困难的调查中,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总困难的检出率分别为11.67%、15.81%、9.46%,笔者调查的结果见表2。

  在进行了近3年的营养和心理干预后,干预组样本幼儿情绪症状的终线检出率没有变化,其他各维度和总困难的终线检出率下降了6.8%~18.90%。对照组样本幼儿情绪症状的终线检出率上升了5.40%,其他各维度和总困难的终线检出率下降了3.6%~11.70%。总体而言,除多动问题外,在各困难维度、总困难上,干预组样本幼儿终线检出率的下降均大于对照组样本幼儿,结果见表2。

  在各困难维度和总困难的得分上,干预组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得分增加了1.44±0.23;在其他维度和总困难上,干预组样本幼儿的终线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分别下降了0.39±0.23、0.70±0.19、1.37±0.22、0.51±0.19、2.96±0.56分。对照组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得分增加了0.76±0.26分;在其他维度和总困难上,对照组样本幼儿的终线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分别下降了0.16±0.25、0.77±0.20、0.83±0.25、0.47±0.23、2.23±0.58分。结果显示,干预组样本幼儿在亲社会行为上的终线得分的上升要大于对照组样本幼儿;在品行问题上的终线得分的下降小于对照组样本幼儿;在其他困难维度和总困难上的终线得分的下降均大于对照组样本幼儿,结果见表4。

  通过对情绪和行为困难的检出率及得分进行广义估计方程分析,评价干预措施对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的干预效果,以时间和组别的交互效应作为干预的效果。在检出率上,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问题的组别与时间交互项的回归系数(β)为-1.18(P <0.05),说明该项目的干预措施可以减少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问题的发生。在得分上,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问题的组别与时间交互项的回归系数(β)为0.68(P <0.05),说明干预措施可以促进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在其他困难维度和总困难上,干预措施都没有效果(P >0.05),结果见表3和表5。

不同性别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的干预结果

  对不同性别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的基线与终线检出率做卡方检验,结果显示,男生干预组样本幼儿情绪症状的终线检出率上升了1.30%;多动问题和总困难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问题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男生对照组样本幼儿品行问题和总困难的终线检出率与基线相同;情绪症状、同伴交往问题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动问题、亲社会行为问题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低,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6。

  女生干预组样本幼儿情绪症状、品行问题、总困难的终线检出率低于基线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同伴交往问题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动问题、亲社会行为问题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女生对照组样本幼儿情绪症状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高,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品行问题、同伴交往问题、亲社会行为问题、总困难的终线检出率低于基线检出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多动问题的终线检出率比基线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果见表7。

反思和建议

对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干预结果的反思

  基线与终线调查结果显示,营养和心理干预措施的有效实施可以减少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问题的发生,促进样本幼儿亲社会行为的发展;但在其他困难维度和总困难上没有表现出显著的干预效应。并且,通过对不同分组和不同性别样本幼儿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样本幼儿仍存在一些情绪和行为困难亟待改善。

  首先,干预组样本幼儿在亲社会行为上的终线得分高于基线得分;在其他困难维度、总困难上的终线得分均低于基线得分。但广义估计方程的分析结果显示,在营养和心理干预下,研究时间内干预组仅在亲社会行为上表现出了明显改善。在品行问题、多动问题、同伴交往问题和总困难上,随时间增加会减少问题发生的风险,时间主效应对其产生负影响(P <0.05),但组别主效应、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不显著(P >0.05),说明干预组样本幼儿在这些问题上的改善主要源自年龄的增长,干预措施没有效果。在情绪症状上,时间主效应、组别主效应、组别和时间的交互效应都不显著(P >0.05),结果见表5。

  其次,在检出率上,按改善显著的困难维度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男生干预组,有3个困难维度改善显著;其次是女生干预组,有2个困难维度改善显著;第三是女生对照组,有1个困难维度改善显著;最后是男生对照组,没有困难维度改善显著。在得分上,按改善显著的困难维度数由多到少排序,依次是男生干预组和女生对照组,有5个困难维度改善显著;其次是女生干预组,有3个困难维度改善显著;最后是男生对照组,有1个困难维度改善显著。综合来看,男生干预组样本幼儿的改善情况要好于女生干预组样本幼儿;男生对照组样本幼儿在所有组别中改善最小。

对样本幼儿社会情绪问题的干预建议

  1.园方提供良好的幼儿园心理环境

  首先,幼儿园要给孩子创造较好的心理环境,营造良好的学校陪伴关系,鼓励幼儿与教师及其他幼儿进行社会交往,从而提高幼儿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可定期组织幼儿教师参与线上线下的心理健康讲座培训,丰富他们的心理健康知识,同时教授适合幼儿心理辅导的技术,如绘画艺术治疗(读写绘课程)、团体心理辅导、共情陪伴等理论和技术,提升幼儿教师为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服务的水平。

  2.幼儿教师应充分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辅导方式解决幼儿的情绪及行为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班级团体辅导的方式,借助经典的绘本或视频、绘画等方式让幼儿学会觉察与辨别自己的情绪,并能运用动作、表情、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情绪,进而学会逐渐地调节自己的情绪;学习并探索与同伴分享、交往的具体方法,体验同伴分享的乐趣,提升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学习共情陪伴的理念和方法,并将此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提升幼儿的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教育实践证明,共情陪伴有助于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如果一个幼儿能在早期学习觉察和理解他人的观点、学会反思自己的感受、预测并帮助有需要的人,其社会能力自然也会因此得到提升。

  3.父母或替代抚养者积极提升自身的心理健康素养

  父母或替代抚养者作为幼儿的监护人,可以给孩子提供有效的心理支持。幼儿的情绪症状、人际交往等问题的解决与家长的心理健康知识素养有着重要的关系。因此,如何持续提升父母或替代抚养者的心理健康素养变得尤为重要。幼儿园可以利用家长会或家长开放日、家长QQ群、微信群等,定期让家长参与幼儿的生活和心理关爱活动,帮助幼儿获得科学、有效的家庭支持。同时,也可以适当开展家庭教育课堂,向家长宣讲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从情绪症状、人际交往等方面教授合适的处理方法,帮助家长学会倾听、理解和接纳幼儿,温暖幼儿的心灵,使儿童在家庭中的积极情绪体验增多,乐于与人交往,适应社会,促进幼儿心理健康和社会能力的发展。

  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乡村振兴背景下湘西地区农村留守幼儿社会情绪的干预研究”(课题编号:XJK23CXL002)。本研究得到联合国粮食计划署(WFP)湘西学龄前儿童营养改善项目(二期)的经费支持。

  编校:牛勇雯

  网络:吴飞飞

  监审:张春兰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