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本地游视域下丽江乡村旅游满意度调查研究

时间:2024-07-29 11:44:30来源:丽江文化旅游学院 文字:刘智慧

  摘要:本地乡村旅游是助力乡村振兴进入新时代的重要引擎。文章以丽江为例,首先对丽江当地居民乡村旅游体验满意度与需求进行调研,分析影响因素,聚焦发展机遇;其次研究发现,丽江本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整体满意度以及各分项指标如配套管理、休闲活动、景区、住宿和餐饮的满意度均处于较低水平,故丽江的乡村旅游景区与活动在本地居民的选择中并不具备明显比较优势;最后针对研究结果,提出推动丽江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本地游;乡村旅游;满意度研究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149-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592.7 文章标识码:A

  旅游业是指直接为游客提供出行、住宿、餐饮、游览、购物、娱乐等服务活动的集合,而当地居民对本地游的需求与态度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构建全域旅游的基本框架要从全要素、全行业、全过程、全方位、全时空、全社会、全部门、全游客等角度推进旅游目的地的发展,在要素利用上要重视当地居民作为吸引力载体的作用[1]。首先,旅游地居民是组成当地人文景观的主要因素,是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2];其次,日常化、高频化的旅游消费有助于平抑旅游市场淡、旺季之间的波动,构建更加良性发展的旅游市场[3]。但现有的“旅游市场及态度”相关研究多聚焦外来游客,而作为东道主的本地居民的旅游需求和态度常常被忽略。

  乡村旅游以农村农业为资源,通过建设旅游小镇、特色旅游乡村、田园综合体、农家乐、民宿等,实现城乡之间人才、土地、资金、产业、信息等良性循环。近年来,丽江高质量推动乡村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围绕“世界文化旅游名城、乡村振兴示范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三个定位,聚焦产业促进发展,坚持高位推动、典型引路、项目支撑、基础联通、文化传承、旅游兴业的发展思路,强化顶层设计,探索“旅游赋能乡村振兴,乡村振兴助推旅游转型升级”的有效路径[4]。为了加快实现旅游业的目标,必须确保旅游资源让本地居民可见、可感。然而,丽江长期以来重异地游,轻本地游,本地游产品较零散,无法充分发挥出市场效应。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本地游成为旅游生活化的生动实践。丽江地区的旅游企业与相关部门应有效挖掘本地游市场的潜力,通过提供丰富的旅游产品和服务,满足本地居民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

  1 概念界定

  本地游属于周边游、短途游,是人们利用周末或小假期,在居住地或工作地所在的城市及周边一定区域内开展的,以休闲、娱乐和放松身心为主的旅游活动,旅游方式往往是自助、自驾,规模上以自发组织的小团队为主,一般由自己安排旅游行程,按个人意愿进行活动。与异地游相比,本地游可以在业余时间“说走就走”,较易形成稳定、经常性的日常需求[5]

  本研究提到的丽江居民是指丽江四县一区的常住人口及在丽江居住半年以上的外地人员,丽江本地乡村旅游区域是指丽江市区及郊区的乡村旅游地带。

  2 研究方法

  笔者于2023年6—11月在丽江四县一区的各乡村休闲区域共发放了218份调查问卷,其中收回了190份有效问卷,并使用spss26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明确影响丽江乡村游客满意度的因素。此外,笔者还对乡村旅游商家和工作人员进行了质性访谈,以期从供应端深入了解丽江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丽江本地乡村游满意度问卷共分为三部分。一是基本信息,包括年龄等6个题项。二是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深入探究本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满意度。为了确保量表能够真实反映本地居民对乡村旅游的态度,在预调研阶段进行了广泛的测试,并咨询行业专家的意见对传统旅游六要素维度进行了调整,最终确定了休闲活动、配套管理、服务、交通、景区、餐饮、住宿共7个一级指标、23个二级指标(见表1),并用1—5分分别表示非常不满意、不满意、一般、满意、非常满意。三是本地游特征调查,包括4个题项。

  3 调查分析与结果

  3.1样本统计

  本研究的样本以女性居多,占比为54.21%;以18—35岁人群为主,占比为71.58%;学历以大专和本科为主,占比为83.68%;职业以企事业职员为主,占比为37.89%;人群月均收入则集中在3500—6000元,占比为36.84%;从在丽江居住时长来看,居住了1—3年的居民占比为54.74%,而两代以上世居的居民占比为18.95%。

  3.2信度与效度检验

  满意度量表的7个维度信度系数均达0.8及以上,整体量表的信度系数为0.972,这表明了整体量表具有内在一致性和准确性。同时,所收集的数据的KMO检验值为0.944,Bartlett球形检验显著性概率小于0.005,这表明数据结构效度很好,数据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3.3满意度统计分析

  统计与分析23个要素的均值是深入了解本地居民对乡村游各项指标的满意度情况的有效方法。

表1 评价指标均值(n=190)

注:数据来源于问卷调研。

  根据表1,丽江本地乡村游总体满意度均值为3.7,表明本地居民对乡村游的整体评价处于较满意的水平。然而,与非常高的满意度水平(4.2)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表明丽江乡村游仍有提升的空间。

  从7个维度的均值来看,交通维度的满意度最高,达到了3.86;住宿维度的满意度最低,为3.62。

  从二级指标来看,景区收费和住宿价格要素的均值相对较低,分别为3.34和3.36,处于一般水平。

  丽江的物价在云南省内总体偏高,这增加了本地居民的生活成本,也影响了其对乡村游的满意度。结合访谈情况可知,丽江本地游主要在交通费用、景区门票上的支出较高。

  3.4因子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通过因子相关性分析可知,丽江本地乡村游的7个维度与总体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且皮尔逊相关系数介于0.735—0.867。为了进一步研究各因素之间的因果关系,检验各维度因子(自变量,a)与总体满意度(因变量,b)之间的显著程度,需要采用回归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

表2 维度变量对总体满意度影响的回归分析

注:数据来源于问卷调研。

  根据回归模型分析结果,回归模型拟合度较好,调整后R2数值达0.849,且D-W接近2,表明残差服从正态分布,进一步证明了模型的拟合度检验合格。对显著性系数及回归系数进行分析可知,对丽江乡村旅游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按程度高低分别是配套管理(X1)、休闲活动(X2)、景区(X3)、住宿(X4)和餐饮(X5),回归系数分别为0.304、0.19、0.15、0.146、0.131,回归常数为0.176,由此可以得到各因子对满意度的影响回归方程:Y=0.176+0.304X1+0.19X2+0.15X3+0.146X4+0.131X5(Y代表总体满意度)。该模型说明丽江本地乡村游的总体满意度与以上五个因子的满意度呈正相关。另外,交通与服务维度在回归模型中的影响不显著,结合访谈情况分析,可能是由于本地居民将旅游交通体系作为日常出行基本保障,因此对交通的满意度并不敏感;再加上本地居民常以亲邻视角看待服务人员,将服务视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互动行为,而非特别影响满意度的因素。

  3.5本地乡村游特征分析

  通过对比分析丽江本地居民的出游特征,可以深入探究丽江本地乡村旅游的特征。

表3 丽江本地游特征分析表

注:数据来源于问卷调研。

  由表3可知,休闲活动的单选题形式可能限制了居民的选择范围,导致某些活动无法开展。相比之下,多选题形式的选项虽然累计比例大于100%,但能够更全面地反映居民的兴趣和偏好。因此,在组织乡村游活动时,可以考虑增加休闲活动选项,以满足不同居民的需求。从表3可以看出,丽江居民推荐意愿高的景区景点类型与兴趣度高的类型基本一致,集中在自然景观和历史名胜古迹上;而乡村旅游景观在推荐和兴趣度上相对较低。为了提升乡村旅游的吸引力,丽江应注重挖掘乡村文化特色,打造具有趣味性和新颖性的乡村旅游产品。

  4 结论与思考

  第一,丽江本地乡村游满意度总体水平不高,内部要素之间的差异较大。回归分析显示,休闲活动和配套管理维度对满意度的影响最显著,但二者满意度均值分别为3.65、3.7,尚未达到较高的满意水平。首先,丽江现有乡村旅游产品与活动主要是迎合外来游客的需求,未能充分考虑到本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和喜好。其次,政府保障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惠民政策不够完善、管理监督不强等。为了提升满意度,政府机构作为管理方应该加强监督,确保乡村旅游的各个方面都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第二,丽江本地乡村游体验感有待提升。本研究明确了丽江本地乡村游中休闲活动、配套管理、景区、住宿和餐饮等维度对总体满意度的影响程度,其中休闲活动的影响系数高达0.19,充分说明了休闲活动在提升游客体验中的重要地位。然而,当前丽江本地乡村游的休闲活动在新颖性方面的体验值较低,这与游客在选择出游目的地与活动时对新颖度的高要求形成了鲜明对比。

  第三,乡村旅游在丽江市民本地出游选择中不具备比较优势。近年来,丽江政府加强顶层设计,突出乡村旅游示范区效应,但丽江居民对乡村旅游的认知仍然停留在果蔬采摘与农家乐的初级体验阶段。这主要是因为相关部门在认识上未将本地居民出游市场纳入规划主体,本地信息平台无法充分发挥营销效果,所以社区、商家、政策等要素未能形成聚合力,丽江也未形成完善的本地游产业链和产业系统。

  5 发展建议

  第一,转变认知,拓宽视角。在乡村旅游转方式、调结构的背景下,为完善旅游市场,主体层面不仅应关注外来游客的需求,更应向内审视,深入了解本地居民的旅游需求与态度,将本地市场纳入旅游提质升级循环体系,并联合各方参与主体,共同研究本地居民的旅游需求与偏好,以推动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多方合作,加强宣传。首先,搭建并有效运用本地游营销平台是提升丽江乡村旅游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关键。通过制订全局性的改革方案,激励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积极参与,共同推动平台的搭建与运营。其次,定期推出针对本地乡村游的优惠政策是吸引本地居民参与的重要举措。通过加大惠民力度,让本地居民切实感受到乡村旅游的便利,从而增强他们的出游意愿。

  第三,深化主题,深度开发。要想加强本地特色主题与深度旅游开发,推动产品的挖掘与创新,就要深入挖掘本地特色文化,根据季节和人群特点进行专题策划,完善市场营销体系,从而为游客提供更加丰富的旅游体验。

  参考文献:

  [1]厉新建,张凌云,崔莉.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J].人文地理,2013,28(03):130-134.

  [2]黄筱焯,范能船.旅游地居民——特殊的旅游资源[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54-58.

  [3]胡培业.全域旅游视角下“本地游”产业供应链优化升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21(07):179-181.

  [4]和世民.乡村旅游赋能丽江乡村振兴[N/OL].丽江日报,2022-06-01[2024-03-05].http://www.lijiang.gov.cn/ljsrmzf/c102632/202206/b083a098082f44b6bcc217b9cb02f6e9.shtml.

  [5]张歆梅.家与旅游空间:从分离到融合——兼论本地游研究理论发展契机[J].旅游学刊,2021,36(11):11-12.

  编校:孙香凝

  网络:柳绣华

  监审:郭俊燕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