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农产品销售流通的困境及优化路径探究
摘要:初级农产品的高效流通对我国社会发展与国民经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促进初级农产品销售与流通不仅有利于带动民众增收致富,还能保障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文章通过分析初级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面临的困境,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方案,以期带动农业产业发展,助力初级农产品高效流通。
关键词:初级农产品;高效流通;路径优化;农业产业发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22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7 文章标识码:A
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与消费结构的转型升级,消费者对初级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农产品行业的发展必须以消费者市场为导向,加强初级农产品市场与目标顾客群体间的联系,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当前,我国农业已步入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跨越的关键时期,这为初级农产品的流通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在从种植到消费者购买的过程中,初级农产品面临着诸多问题,影响了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不利于农民增收创富。文章通过分析初级农产品销售流通现状,指出初级农产品在流通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措施。
1 我国初级农产品的发展现状
初级农产品是指种植业、畜牧业、渔业未经过加工的产品。不同于其他农产品,初级农产品通常在生产地直接销售,也可以在二次加工后再进行销售。初级农产品的销售能够有效反映农业发展情况,对农业发展具有深远影响。随着初级农产品销售量的增加和二次加工技术的提升,农民的收入水平显著提高,这有助于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进一步推动农业的发展[1]。自我国“菜篮子”工程建设实施以来,初级农产品行业取得了长足进步。初级农产品是整个供应链的源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市场价格和供应链的稳定,因此具有明显优势。此外,作为生活必需品,初级农产品的稳定供应和品质保障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初级农产品行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挑战。首先,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初级农产品的清洗领域发展缓慢,主要表现在清洗设备的智能化、自动化程度不高,清洗效率和效果有待提升;人才储备不足。其次,我国在初级农产品流通销售领域具有滞后性,导致农产品企业无法即时获取市场信息和消费者的反馈,进而影响了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2]。最后,由于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初级农产品的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农户为了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常出现以次充好的行为。这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声誉[3]。
数字经济时代下,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为农产品营销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电子商务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便捷的购物方式,还打破了地域限制,使消费者能够随时随地购买到需要的农产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各类农产品营销模式应运而生。虽然农产品依托互联网形成了新的消费增长模式,但线上营销并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销售模式。由于很多初级农产品易腐、体积大等,并不适合通过互联网进行销售。因此,生产方需要因地制宜地制定营销策略,将特殊的地方营销策略融入初级农产品销售中,实现线上线下的有机结合,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提升初级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4]。
在流通过程中,初级农产品的清洗、贮存环境与迎合消费市场需求等问题不容忽视。在清洗环节,不同种类的初级农产品因其特性和贮存条件的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清洗方法和设备。这要求生产方具备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以确保农产品在清洗过程中既能够去除杂质和残留的农药,又能够保持其原有的品质和口感。在贮存环节,保鲜和防腐至关重要。通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等,可以最大程度地延长农产品的保鲜期,防止其腐烂变质。同时,对于不同种类的农产品,还需要根据其特性进行调整,以确保其在贮存过程中保持最佳品质和口感。此外,迎合消费市场需求也是农产品流通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随着消费者对农产品品质和口感的要求越来越高,生产方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及时调整营销策略和产品结构,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5-6]。此外,现代物流的发展为农产品的高效流通提供了有力支持,冷链物流、电商物流、仓储配送等现代物流方式的应用,不仅缩短了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的时间,减少了初级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损耗,还提高了农产品的鲜度和品质[7]。
2 我国初级农产品销售流通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2.1技术集成不足,自动化程度低
虽然我国初级农产品贮存技术有所发展,产业链得以延伸,但仍存在许多不足。在清洗方面,传统的初级农产品清洗加工方式不仅工作强度大、作业环境差,而且往往清洗不彻底,生产效率较低;再加上农产品自身的特殊属性,清洗的难度较大。同时,在农产品的清洗加工领域,相关设备和人力资源有限,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难以实现自动化技术集成。目前,国内的初级农产品清洗机只能清洗农产品表面的泥土,去除残留农药的效果不明显,给初级农产品的食用以及后续产业链生产带来了诸多不便。
初级农产品种类众多,不同产品的保鲜贮存需求也不同。如果在贮存时采用单一的存储方式,就难以满足各种农产品的特定需求。对初级农产品的保鲜贮存环境产生影响的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气体成分等。在贮存过程中,湿度过高容易引发农产品霉变,过低则会使其萎蔫。
2.2流通体系不完善,缺乏固定消费客群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升,初级农产品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初级农产品的主要消费客群是普通大众,因此市场发展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体验和产品的流通效率。当前,初级农产品市场体系尚未完善,容易与消费客群脱节,进而引发一系列问题。卖方一旦脱离消费客群,就难以把握初级农产品市场的动态,无法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这种情况下,农产品很容易因供需不匹配而出现积压和腐烂的问题,从而给农户和经销商带来巨大损失。更为严重的是,如果市场过于追求高端初级农产品,而忽视了大众的基本需求,那么可能会导致农业种植结构的失衡。这不仅会严重影响农业的整体发展,初级农产品的产业化进程也会受阻。当前,我国初级农产品流通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实现从买方市场到卖方市场的高效流通,构建完整的流通链,为中间储存与物流环节提供保障,进而推动绿色农产品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2.3缺乏统一市场标准,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第一,初级农产品行业涉及多个部门和多方利益相关者,但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构,存在资源整合不力、信息共享不畅、政策执行不力等问题。第二,初级农产品行业标准体系不完善,导致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场监管难度加大。同时,缺乏统一的标准也使得行业难以实现规范化发展。第三,初级农产品行业由于附加价值不高、科技创新能力滞后,导致产品同质化严重、市场竞争力不强。第四,初级农产品品牌建设滞后,导致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度不高,进一步影响了初级农产品的销售。第五,初级农产品行业专业人才匮乏,不利于初级农产品行业发展。第六,初级农产品行业产业链整合不足,容易出现资源浪费、效率低下等问题,不利于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我国初级农产品销售流通优化路径
3.1推进技术革新,加强全品类加工建设
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先进的产品加工技术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拓宽销售渠道的关键。
首先,通过研发初级农产品清洗设备集成技术,能够科学掌握实际生产要素,提高初级农产品供给能力。应用集成技术的清洗设备能够高效去除农产品表面的污垢和残留的农药,保证产品的质量。
其次,通过深加工、精加工手段,可以提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再次,加强初级农产品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大设施和人员调配力度,实行统一的处理标准,可以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水平。
最后,整合资源,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打造农业科学技术园区,可以推动全品类农产品种植培养技术的发展,促进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
3.2创新营销思维,拓宽销售渠道
农产品营销是指农产品生产者与产品市场经营者为实现个人和社会需求目标的各种产品创造和产品交易的一系列活动。传统农产品销售渠道包括农民自营零售、合作社和代理商购销。
在初级农产品市场中,产品定位十分关键。成功的农产品都有明确的市场定位。例如,有机农产品和绿色农产品强调其环保、营养、健康的特性,吸引了大量追求健康生活的消费者。
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为初级农产品打造独特的品牌,既宣传了地方农业文化,又提高了消费者对品牌的认可度和忠诚度,从而实现农产品的可持续发展。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者的环保意识日益增强,这对初级农产品市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因此,初级农产品生产者不仅要注重产品的质量,还要将环保理念融入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体现出绿色、环保的价值理念。
在电商迅猛发展的今天,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已成为农产品营销的常态。将线上线下相结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为消费者提供更便捷、更全面的购物服务。例如,消费者可以在线上浏览产品信息、下单购买,再到线下实体店提货或享受售后服务。这既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又提升了其购物体验。此外,卖方可以整合线上线下营销资源,通过发放优惠券、举办促销活动等方式吸引消费者;还可以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品牌宣传和产品推广,扩大农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8]。
通过社群营销销售初级农产品是一种高效且富有创意的市场策略。社群营销的核心在于与顾客建立信任关系。通过社群平台,生产者可以直接与消费者互动,分享农产品的种植、生长、加工等全过程,让消费者更加了解产品。此外,利用大数据算法对消费者的购买记录、浏览行为等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以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在营销手段方面,还可以采用多元化的方式吸引消费者的关注。比如,通过团购活动鼓励消费者集体购买,以更优惠的价格吸引消费者;提供额外赠品或满减优惠,提高产品的吸引力;还可以定期举办线上活动,与消费者互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用户黏性。
3.3以产品质量为基础,提升产品附加值
农产品是食品的源头,其质量安全备受社会关注,党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做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提出,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一领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并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体系,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初级农产品作为食品的源头,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提高产品的质量不仅要注重农产品的品质,还要保障整个供应链环节的质量,包括清洗、包装、运输等。此外,还应严格控制病虫害和有毒物质的残留,采用环保、绿色的种植和养殖方法,确保产品符合绿色有机认证标准。这不仅能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农产品,还能够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结束语
初级农产品的销售流通不仅能够推动地方经济发展,还能通过技术创新,深度发掘初级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增加农民的收入。初级农产品的高效流通销售对建设现代化的农业发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许雅琼.YF家庭农场农产品营销策略研究[D].南宁:广西大学,2022.
[2]朱浩晨,董欣悦,张一帆,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优质农产品销售模式研究——以宁夏枸杞为例[J].智慧农业导刊,2021,1(20):81-83.
[3]王友燕.乡村振兴背景下特色农产品市场营销策略[J].商场现代化,2023(17):36-38..
[4]李吉艳.大数据时代下农产品电商营销方式研究[J].南方农机,2023,54(09):104-107.
[5]严晓燕,蒲林昌.“互联网+”视角下的农产品推广营销研究[J].现代商业,2023(23):43-46.
[6]方茜.基于产品特性的农产品营销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7(19):45-47.
[7]杨捷.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产品物流系统价值链优化策略[J].物流科技,2023,46(22):76-78.
[8]王广珑.数字经济赋能背景下农产品直播电商营销策略[J].全国流通经济,2023(15):84-87.
编校:孙香凝
网络:柳绣华
监审:郭嘉依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