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摘要:当前,国家经济稳步提速,产业转型发展升级已成必然。文章以绿色食品产业为研究切入点,分析了发展绿色食品经济的价值外显,阐明了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总结了现阶段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以期推动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绿色食品产业;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20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3 文章标识码:A
当代,人们对绿色食品的需求逐渐增加,发展绿色食品产业十分必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更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还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目前,全球已有上百个国家生产绿色食品,全球绿色产品的生产总量占全球食品生产总量的1%—3%[1],其中,德国为欧洲最大的绿色食品市场,日本为亚洲最大的绿色食品市场,绿色食品产业已经迅速发展成为销售额增长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并呈现出主导21世纪全球食品产业发展潮流的趋势[2]。如今,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速度稳步加快,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所获综合效益显著提升,对于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意义重大。文章将从绿色食品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展开探讨,以期对未来绿色食品产业的转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发展绿色食品经济的价值外显
1.1兼顾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
如今,大多数国家均开始重视生态经济发展,将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并行,以缓解双方矛盾[3]。我国传统农业食品产业为了获得价格优势,往往会选择降低生产成本,而这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实现产业和生态的双赢,还能为农业食品产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打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我国食品行业的国际竞争力。绿色食品相关标准从多方面,如产地环境、生产技术、产品质量和包装标签、仓储储存等进行严格规定,多方面保障了农产品的质量,提高了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1.2满足民众需求,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对食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存储、销售各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严格遵循相关标准和规定,这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还可以高效利用多方资源,为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打造利润空间,满足民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求[4]。保护生态环境是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重要前提,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会严格监测环境条件,最大化预防环境灾害。因此,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有利于实现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
1.3带动农户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绿色食品加工企业在生产环节严格遵循我国绿色食品加工标准,建立满足生产与制作等需求的原材料生产基地,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生产模式。在此模式下,公司、农户双方签订合同,农户负责种植并为公司提供农产品原料,以确保原材料来源的稳定,农户也由此获得了固定的产品销路,且具体收益高于市场价,能够促进农民增收。此外,在规模化农产品生产模式下,农民组织化程度有所提升,实现了农业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在无形之中促进了农村专业化经济合作组织的参与,有利于农产品质量管理标准的严格落实,实现了优质粮食品种的规模化生产。
1.4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绿色食品产业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发展绿色食品产业与调整农业结构密切相关。绿色食品强调发挥区域农产品优势,扩大地区优势农作物的生产规模,这样做有利于提升地区农产品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推动当地农业结构调整优化,促进农村经济良性增长[5]。
2影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2.1农民收入
过去,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农民难以满足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的要求[6]。而当前我国农村地区已实现全面脱贫,产业结构有所调整,产业链得以延伸,合作社、庭院经济等大力发展,这些为发展绿色食品产业,提高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创造了有利条件。
2.2绿色食品各项成本
绿色食品须产自优良生态环境,按照绿色食品标准生产,实施全程质量控制并获得绿色食品标志使用权。因此,绿色食品产业前期的选址、认证、基地建设等都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加之,绿色食品的研发、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成本都较高,会对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7]。例如,为了降低成本,会选择在偏远地区建设生产基地,但是会在无形之中增加运输成本。
2.3消费者
绿色食品的消费主体为城市居民,今后要想进一步扩大绿色食品的消费市场,应面向全社会深度宣传“绿色生产、绿色消费、绿色发展”的绿色食品理念,提升绿色食品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加深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了解和认可,进而推动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2.4政策支持
为推动“十四五”时期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绿色食品产业发展水平,进一步发挥绿色食品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中的示范引领作用,2021年11月,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印发《绿色食品产业“十四五”发展规划纲要》。此外,各地政府也积极响应绿色食品产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号召,积极构建支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条例,推动绿色食品产业转型升级,大力扶持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水平提升[8]。
3 绿色食品产业面临的挑战和存在的问题
3.1观念陈旧,政策落实不到位
如今,有关绿色食品产业的政策法规条例尚待细化和完善,在实际的落实过程中,一些内容的界定较为模糊,影响了政策的落实效果,也导致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问题。此外,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也会受到陈旧观念的影响,一些民众对绿色食品的概念模糊或存在认知上的误区,这不利于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3.2监管机制不健全
现阶段,绿色食品市场由于监管机制欠缺,个别违法乱纪分子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生产假冒伪劣产品,以次充好,影响了原本的市场秩序,损害了绿色食品企业与广大农民的合法权益[9],也降低了消费者对绿色食品的信任度,对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打击。
3.3企业规模发展受限及资金不足
如今,我国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但产业前中期积累不足,影响了绿色食品产业的规模扩增。加之绿色食品的产品类型日趋多样化,涵盖农作物、畜禽、水产、加工食品等,而目前,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中的重大项目,大多数是由企业依靠自有资金或银行贷款投入,普遍存在项目资金不足的现象。
4 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对策
4.1优化相关政策,加大宣传力度
首先,对于现阶段尚未全面落实的绿色食品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可以结合当地绿色食品生产的实际情况进行改进,简化政策数量,精简内容,细化各部门职责,改善现阶段政策落实难的现况。同时,加大对各单位各部门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将各部门政策落实、执行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确保政策能真正落实。其次,重视绿色食品的宣传,可以通过在线下组织各类知识科普讲座、商场大型促销活动或线上短视频推送等方式,向消费者普及绿色消费观念,提升当代人对绿色食品的了解与认知。
4.2加强绿色市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
由于绿色食品产业的市场管理不够规范,导致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严重受限,制约了农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升。对此,政府部门可以设立专门的绿色食品专项监管机构,健全绿色食品质量保证体系,加强对绿色食品企业生产、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劣质产品,加强对相关企业的规范和约束。此外,有关部门可以构建并全力推行绿色食品生产溯源体系,将绿色有机认证贯穿于绿色食品产业生产的全过程,这样不仅能确保食品符合绿色、有机、无公害的标准,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方向转变,推动绿色发展,还能实现对绿色食品从源头到消费端的全程监控和追溯,及时发现和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高消费者对食品的信任度和满意度,保障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4.3了解市场需求,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现阶段,我国绿色食品市场的开拓力度不足,加之绿色食品成本价格普遍高于普通农产品,严重制约了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对此,绿色食品企业可以派遣市场调研人员全面了解市场的实际情况及变化趋势,有针对性地进行生产及宣传,扩大绿色食品的销售市场。此外,绿色食品产业作为高投入产业,需要政府的政策及资金支持。因此,政府应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为导向,重视绿色食品产业发展,并给予有力的政策及资金扶持,助力绿色食品市场开拓。例如,鼓励各地在国家金融监管政策框架内积极设立并扩大中小微企业应急周转资金池,设立食品产业集群培育基金等。
5 结束语
绿色食品产业对于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振兴意义重大。乡村振兴背景下,应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落实已有政策、加强绿色市场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等推动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进而助力乡村振兴。
参考文献:
[1]孟晶.绿色食品产业对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研究——评《中国绿色食品产业发展与绿色营销》[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1,12(16):6695.
[2]李娟.绿色食品产业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J].食品工业,2021,42(06):382-385.
[3]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西双版纳州农业农村局开展绿色食品专题调研[J].中国食品,2021(08):41.
[4]邓小冬.浅谈如何推进绿色食品基地建设促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J].中外交流,2021,28(02):934-935.
[5]王雨晴,孙海军.农业供给侧改革下大理宾川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路径研究[J].农业与技术,2023,43(16):168-172.
[6]赵毅.关于济源示范区现代农业及绿色食品饮料产业“链长制”招商工作的探讨[J].中国食品工业,2023(11):58-60+62.
[7]吴陵,蒋波,李益东.优化绿色食品标志认证体系 助推乡村振兴[J].农家科技,2023(05):10-11.
[8]郭微微,杨琳,陈艳芬,等.加强农业投入品管理助推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J].上海农村经济,2023(01):14-16.
[9]纪丽娟.乡村振兴视域下食品产业与农业经济的协同发展研究——评《绿色食品产业现代农业服务业研究——以黑龙江省为例》[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22,13(04):1357-1358.
编校:巩学敏
网络:柳绣华
监审:郭嘉依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