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研究

时间:2024-07-29 16:04:29来源:三亚理工职业学院 文字:刘安黎

  摘要: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转型和经济增长不只影响着地方发展,也影响着全国经济的发展。当代先进技术如网络通信、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的发展为农村产业的革新与进步提供了新的可能。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传统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转变,农产品深加工、乡村旅游等新兴产业成为乡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研究农村产业升级与经济发展,关键在于评估现行农业的产业构成,发现其活力与发展潜能。要想在农村地区实现从单一农业导向向产业多样化转变,就要对现代化农业和二三产业的发展、农村非农就业等问题进行深入思考。文章主要探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乡村振兴;农村;产业升级;经济发展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170-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 文章标识码:A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方针是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离不开产业的发展,目前农村产业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如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民的生产经营模式较为单一;农村人才流失严重等。因此,如何进一步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关键。

  1 乡村振兴背景概述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解决新时代中国“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

  2 乡村振兴战略与农村产业升级、经济发展的关联

  2.1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该战略的提出为农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1]。《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中强调,要按照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着力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提高农业供给体系的整体质量和效率,加快实现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转变[2]。在此背景下,乡村地区大力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广新型农业经营模式,增强了农业的竞争力和可持续性。此外,乡村振兴战略还促进了农村多元产业的融合发展,如乡村旅游、特色手工艺品制作等,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村就业率和农民收入。

  2.2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结构升级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其产业结构经历由低附加值、低技术含量、低利润率的传统产业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利润率的现代产业转变的过程,是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乡村地区在资源开发、环境保护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产业的附加值,促进农村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进而带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因此,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对推动我国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具有重要意义[3]

  2.3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能够促进农村地区的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劳动力质量、基础设施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4]。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可以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推动农村产业多元化,极大地提升了农村地区的生产力与经济活力。农业现代化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助于提高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与此同时,农村地区多元化的产业政策不仅为农民提供了新的收入渠道和就业机会,而且吸引了城市资本和技术向农村转移。乡村振兴战略还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及教育、医疗条件的改善,这些都是提升农村居民生活质量和吸引人力资本的关键,有助于提升人口素质和劳动力质量。

  3 乡村振兴背景下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与实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路径

  3.1影响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因素

  3.1.1政策支持与市场驱动是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外部动力

  在政策方面,国家及地方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涉农政策,如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和金融支持等,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促进了农业科技的进步及产业的转型。对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农业经营实体而言,这些政策措施有效提高了它们的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此外,国内和国际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农产品的价格与销量有直接影响,农业工作者必须进行产业升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因此,保持市场敏感性对农村产业持续升级至关重要[5]

  3.1.2专业人才与技术创新是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内在驱动力

  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与农村劳动力的素养和技术水平密切相关。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农村地区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因此,农村地区要不断提高教育水平,进而提升农民的整体素质,这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一步。此外,科技创新对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具有重要作用。将现代科技,尤其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融入农业,不仅可以极大地提升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和产品的附加值,还可以推动农业向精细化、多样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延长。

  3.1.3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优化是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必要条件

  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网络、水电供应和通信等设施的建设,是确保农产品顺利流通和市场发展的关键。这些设施的完善不仅提高了物流效率,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农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吸引了投资者在农村地区进行投资。同时,生态环境保护也不容忽视。农业生产应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在推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的过程中,采取生态友好的生产方法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品质,还可以促进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2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实现路径

  3.2.1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在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用现代经济科学来管理农业,创造一个高产、优质、低耗的农业生产体系和一个既合理利用资源,又保护环境的、有较高转化效率的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牵涉面很广、综合性很强的技术改造和经济发展过程。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一,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例如,引入现代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减少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第二,推进农业机械化。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鼓励农民使用环保、节能的农业机械,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

  第三,推广现代农业管理模式。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优化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管理水平。例如,推广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实现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整体效益。

  第四,建立现代农业产业园区。集中优势资源,推动农业企业集聚、创新和升级。园区内可以引入龙头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农业创新体系,提高农业企业的竞争力。

  3.2.2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

  乡村振兴背景下,推动农村产业结构升级还需要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农村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和要素市场体系,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农产品市场、农资市场、劳动力市场等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市场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

  第二,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鼓励和支持农民成立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农民的市场化能力。同时,引导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第三,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信用体系,为农村市场化提供金融支持。推动金融机构开发适合农村实际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为农村产业升级提供信贷支持。

  第四,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加强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农村生产生活相结合。建设农业大数据平台,为农民提供市场分析、农业技术等信息服务,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

  3.2.3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产业升级还需要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农业产业化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主导产业、产品为重点,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实行区域化布局、专业化生产、规模化建设、系列化加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贸工农、农工商、农科教一体化的经营体系,使农业走上自我发展、自我积累、自我约束、自我调节的良性发展轨道的现代化经营方式和产业组织形式。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以下措施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第一,培育龙头企业。加大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龙头企业扩大规模,提高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通过与农民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生产与销售的有机结合,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第二,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加强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建设,制定并不断完善农业生产标准和技术规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同时,鼓励农民采用标准化生产方式,提高农业效益。

  第三,加强农业品牌建设。鼓励企业加强品牌建设,以提高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

  第四,加强农业产业链建设。推动农业生产与加工、销售等环节的有机结合。鼓励农民参与农产品加工、储藏、运输等环节,提高农业的整体效益。

  4 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

  4.1加强政策引领

  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政府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负责出台和执行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来指导乡村经济的发展。首先,政府出台的政策要满足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需求,为农业的发展指明方向,以便农业从业者和企业根据市场动态作出生产和管理上的调整[6]。其次,政府应当推出一系列激励措施,例如税收减免和财政支持,以吸引更多企业和个人为乡村企业投资。最后,政府还需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但不限于交通、通信、供水和供电等设施的优化与升级,以打造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的环境。

  4.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实现乡村经济蓬勃发展的关键在于培育和利用人才。人才队伍建设是乡村振兴工作的关键。一方面,要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支持。乡村学校要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村民素质。另一方面,要与高校和职业院校合作,在乡村地区开设与乡村产业发展相关的课程,以确保教育内容与乡村发展需求相匹配。政府还可以通过设立专项资金来吸引并留住专业人才,为他们提供科研经费和住房优惠等。

  4.3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资金是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关键资源。在推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确保实体经济获得稳定的资金流至关重要。政府应当设立专门的财政资金来支持基础建设、农业技术创新等重点项目。同时,政府还要鼓励金融机构为乡村其他项目提供信贷服务。例如,可以通过设立农业信贷担保基金和提供利率补贴来减轻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此外,还要鼓励社会投资者参与乡村经济建设。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农村产业结构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可以从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推进农村市场化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三个方面入手,实现农村产业结构的升级。在发展乡村经济方面,有关部门可以从加强政策引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实体经济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等方面入手,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助力。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2024-01-30].https://www.gov.cn/zhuanti/2017-10/27/content_5234876.htm.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EB/OL].(2018-09-26)[2024-01-30].https://www.gov.cn/gongbao/content/2018/content_5331958.htm.

  [3]王梦芝,周平.流通产业升级与乡村振兴的耦合协调关系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23(03):31-34.

  [4]吕波.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与乡村振兴发展问题的思考[J].河南农业,2021(23):11-12.

  [5]韩聪聪,商晨阳,余冠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探究[J].广东蚕业,2021,55(03):103-107.

  [6]杨学儒,韩剑,徐峰.乡村振兴背景下休闲农业产业升级:一个创业机会视角的实证研究[J].学术研究,2019(06):101-109.

  编校:王华

  网络:柳绣华

  监审:郭嘉依

  终审:魏文源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