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西藏江岗村建设路径探究
摘要: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基于新时代“三农”工作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提升村民的生产生活水平和乡村的整体发展速度。乡村建设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新时代西藏进行乡村建设是在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将建设美丽乡村的蓝图变为现实。文章以日喀则市聂拉木县江岗村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乡村振兴背景下江岗村建设的成效,总结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房屋扩建、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产业发展、生态环境等方面提出发展对策。
关键词:西藏;乡村振兴;江岗村
文章编号:1674-7437(2024)05-0125-03 中国图书分类号:F327 文章标识码:A
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随后,国家针对乡村振兴战略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2018年1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2022年,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这些文件的出台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指引。
西藏自治区2018年开始实施以“神圣国土守护者、幸福家园建设者”为主题的乡村振兴工程,以问题导向、目标导向为突破口,立足于西藏的实际情况推进乡村振兴。然而,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挑战。因此,文章以江岗村为研究对象,对江岗村进行实地调查,探究其建设情况和取得的成效,并分析其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助力江岗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1 研究综述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乡村建设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导下按照科学规划有序推进,同时坚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遵循乡村发展的规律。
朱磊(2023)以南通市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南通市的现状和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美丽乡村建设首先要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撑;其次要发展集体经济,调动村民的积极性;最后要转变发展理念,实现高质量发展[1]。徐志茹(2023)为了更好地完成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建设的任务,推进农村的现代化进程,通过分析西藏自治区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农牧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牧区的人居环境水平、增进民生福祉等措施,以期推进西藏乡村更好地建设[2]。毛平、张禧(2023)指出,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也是国家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在乡村建设过程中首先要坚持产业优先发展,强化乡村建设新动能;其次要抓实基本公共服务,提高农村民生保障水平;最后要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宜居宜业的乡村,这些都要坚持先规划后建设,要做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乡村建设[3]。彭海燕(2024)通过分析山丹县大马营镇乡村振兴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培育特色产业促发展、建设生态宜居乡村、重塑乡风文明、构建新型乡村治理体系以及拓宽群众增收渠道等措施来促进乡村发展[4]。
2 江岗村建设现状
2.1江岗村概况
江岗村位于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聂拉木县聂拉木镇318国道沿线,平均海拔4200m,江岗村距聂拉木县城12km,距樟木口岸54km,距日喀则市432km,距拉萨市695km,距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152km。根据实地调查和访谈得知,江岗村由岗嘎、江林两个自然村组成,目前江岗村共计110户,438人,劳动力260人,占总人口的55.6%,现有耕地面积0.64km2,人均耕地面积0.00137km2,可利用草场面积153721.67km2。
2.2江岗村建设成效
聂拉木县坚持把乡村振兴战略摆在优先位置,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江岗村在住房条件改善、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建设、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改善居民居住环境。2015年之前,江岗村村民的房屋是分散式的自建房,房屋的大小、质量都不同,“4·25”地震给当地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经过灾后重建,江岗村村民的住房条件得到了改善,如今的房屋结构设计更加合理。
完善基础设施和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江岗村的基础设施得到了极大完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在饮水方面,江岗村的水质达到了饮用标准,江岗村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接水的愿望。在道路交通方面,江岗村位于318国道的沿线,主要道路基础设施良好,如今实现了家门口到村委会都通柏油路。在电网方面,2020年12月29日,日喀则市聂拉木220kV输变电工程成功带电投运,结束了聂拉木县地方电网长久以来孤网运行的历史,在此背景下,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等电器走进了江岗村每一户[5]。在信息网方面,江岗村早已实现了4G网络的覆盖。
推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聂拉木县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江岗村组织本村妇女,在村“两委”的带领下于2019年成立了聂拉木江岗羊毛编织加工农民专业合作社。根据在江岗村实际调研和与村委负责人的访谈得知,当前合作社从业人员有50多人,合作社建设和发展采取因地制宜、因户因人施策的方法,解决了村里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2020年聂拉木镇组织各村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举行的畜产品及民族手工产品展销会上,江岗村销售手工产品300余件,收入超4万元,可以看出江岗村民族手工业发展态势良好。
生态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在退耕还林方面,江岗村积极在西嘎措、东当等地推进退耕还林工作,江岗村村民全部参与到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工作中,在村里安排的生态岗位发挥自己的作用。江岗村组织开展了“美丽家园 幸福人家”卫生评比活动,并发放奖励来鼓励村民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以期促进本村的生态环境保护。
3 江岗村建设存在的问题
3.1房屋大小不能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
“4·25”地震后,江岗村重建的房屋大小、规格都一样,在居住空间分配方面,政府以家庭为单位分配房屋,不论一家有几个人,分到的房屋面积都一样。这种分配方式忽视了家庭成员数量对居住空间的影响,一些家庭随着人口的增加不得不扩建房屋。村民LB说,随着家里人数的增加,目前的房屋显得较小,打算扩建。在从众心理的影响下,扩建房屋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目前,村里扩建房屋的已经有十几户,还有很多在计划中。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目前的房屋大小已不能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
3.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不能满足村民需求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等的需求也在逐步提升。在党和政府的扶持下,江岗村的道路交通条件不断改善,村里有医务室、幼儿园等,但由于距离核心城市较远,其无法及时获取发展所需的资源,公共服务质量不佳。目前,江岗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与村民的实际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无法满足村民的实际需求。
3.3产业发展状况不佳
首先,江岗村村民的收入以农业收入为主,兼职收入为辅,而其兼职是季节性的,一到冬天,很多工程停工,村民也就失去了收入来源。其次,调研发现,目前村里有一个民族手工羊毛编织合作社,入股的有80多户,从业人员有50多人,但是主要工作人员是本村妇女,每日工资约百元。合作社的规模不大,生产的产品数量有限,还缺少技术、资金、人才等资源,再加上推广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区域品牌效应,只在聂拉木县有一定的知名度。
3.4生态环境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聂拉木县地处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且当地的气候复杂多样,地质结构特殊,易发生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震等地质灾害。2012年2月,聂拉木县遭遇了1989年以来最大的一次暴风雪灾害,这场雪灾导致全县人员受困,供电、供水、通信、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江岗村村民的生活也受到了影响[6]。
4 江岗村建设的对策建议
4.1为村民扩建房屋提供政策支持
随着家庭人数的增加,房屋扩建已经成为江岗村村民的普遍需求。在房屋扩建过程中,政府可以为村民提供资金补贴,或者与银行合作,为村民提供较低利率的贷款,有效缓解村民的资金压力。同时,为了使村庄整体更加美观,政府可以为村民扩建房屋提供技术支持。而准备扩建房屋的村民需要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审核通过后才能获得相应的支持。
4.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建设的重点,也是提高村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目前,江岗村的道路、幼儿园、村级医务室、公共厕所等设施仍不够完善,需要依托国家特殊优惠政策、资金来继续完善当地的基础设施,为乡村建设打下基础。例如,加快推进道路建设,方便群众出行;扎实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加快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合理配置人员,提高基本医疗水平;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持续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环境,增强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4.3发挥江岗村优势,推动产业发展
在产业发展方面,江岗村可以依托自身的资源禀赋发展特色产业。例如,充分发挥江岗村历史、人文资源优势,探索“美丽乡村+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在合作社发展方面,一要扩大规模,增加劳动力;二要结合现代元素,打造特色产品;三要借助口岸优势提高销量,增加合作社和工作人员的收入。此外,江岗村还可以积极依靠自身紧邻口岸的区位优势和G318国道穿村而过的交通优势,大力发展通道经济、外向经济。
4.4改善人居环境,增强群众预防灾害的意识
首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以县域为单位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各项重点任务,推进农村生产生活污水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循环利用,在村里组建保洁队伍,负责日常的垃圾清运和卫生管理,成立环境卫生监督队伍进行监督,形成村民自觉爱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向村民普及自然灾害的预防意识,相关部门可以通过线下宣传的方式来提升村民的灾害应急能力。
5 结束语
乡村振兴战略为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机遇。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各地区充分借助政策优势,积极融入乡村振兴的浪潮中。文章通过深入分析江岗村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发展对策和建议,包括为扩建房屋的村民提供政策扶持,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推动产业发展,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村民防灾意识,以期为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朱磊.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南通市乡村建设[J].文化产业,2023(26):151-153.
[2]徐志茹.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有效推进西藏乡村建设探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23,34(04):132-135.
[3]毛平,张禧.乡村振兴背景下关于乡村建设规划的几个问题[J].现代化农业,2023(02):50-53.
[4]彭海燕.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建设发展研究——以山丹县大马营镇为例[J].甘肃农业,2024(02):45-49.
[5]国家电网为西藏打赢脱贫攻坚战注入强劲动力[J].变压器,2020,57(02):25.
[6]康维英,陈鸿圣,李瑞军.跨越喜马拉雅——武警交通二支队快速抢通中尼公路雪灾路段速记[J].中国公路,2012(05):96-97.
编校:王华
网络:柳绣华
监审:巩学敏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