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路径研究——以兰州新区移民搬迁为例

时间:2024-05-28 15:23:24来源: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大学 文字:王增增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需要借助新型职业农民的力量推动农村产业发 展和经济增长。然而,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培训路径问题亟待解决。现以兰州新区移民搬迁为例,探 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路径,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培养新型职业农 民提供了有益参考。

  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 展的重要战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 施,提升农民的知识技能水平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关 键一环。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促进 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的路径,本研究将以兰州新区移民搬迁为例,通过分析该 地区的实际情况,研究并构建适合该地区新型职业农民技 能培训的路径;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深入了解兰州 新区移民搬迁地区的农民培训需求和实际情况,最后根据 研究结果,提出适合兰州新区移民搬迁地区的新型职业农 民技能培训路径和策略,旨在为兰州新区移民搬迁地区的 农民提供有效的培训路径,帮助他们提高职业技能水平, 增强其就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与新型职业农民的关系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实施

  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当前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致力于促 进农村经济的蓬勃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该战略的提 出源于对农村发展现状的深刻认识和有效解决农村问题的需 求。首先,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是对农村发展现状的正确认 识。过去的几十年里,农村一直面临人口流失、农产品销售 难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农村经济发展迟缓,农民收 入水平低下,乡村社会面貌不容乐观。乡村振兴战略对这些 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评估,明确指出了我国农村面临的 挑战及其发展的路径。其次,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全社 会的共同努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不能仅依赖政府部门, 需要全社会共同的参与和努力,不仅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 和资金保障,还需要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一股强有力的 推动力。农民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受益者,更要积极加入其 中,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智慧。总之,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 实施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 意义。政府、农民和其他社会主题都要积极参与进来,共同 努力,为乡村振兴事业贡献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 振兴战略的目标,建设美丽宜居的新农村[1]。

  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需求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在推动乡村振兴 发展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为了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 新型职业农民需要具备一系列的技能。首先,新型职业农 民需要掌握现代农业科技知识与技能。随着科技的不断进 步,农业生产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型职业农民应了解 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如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农产品的 加工与贮藏技术等。熟悉并应用这些现代农业科技有助于 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此 外,新型职业农民还需要具备协作与组织能力。在推动乡 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民需要相互协作,成立农民专业合作 社等组织,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利益共赢。因此, 新型职业农民应具备良好的协作与组织能力,积极参与组 织的决策与管理,促进合作社的发展。乡村振兴战略背景 下,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掌握的技能包括现代农业科技知识 与技能、经营管理技能、创新创业能力以及协作与组织能 力。这些技能不仅符合农村发展的需求,也是新型职业农 民能够更好地参与并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2]。

  【基金项目】甘肃省教育厅高校教师创新基金项目“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甘肃省高职院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研究” (2023B-290)。

  【作者简介】王增增(1990—)男,本科,中级讲师,研究方向:职业技术教育。

兰州新区移民搬迁的背景及新型职业农民的现状

  兰州新区移民搬迁背景

  兰州新区作为国家级新区,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其 中包括大量的农村居民。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这些移民 的加入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兰州新区的发展需要更多劳 动力的支持,而农村人口的转移与职业农民的培训密切相 关。其次,农民工进城务工的收入相对较低,回迁到农村 参加职业农民培训可以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更好地满足 新区的发展需要。移民搬迁背景下对职业农民的培训路径 进行研究,可以帮助这些移民融入新区社会,提高他们的 职业技能水平,推动兰州新区的发展。兰州新区移民搬迁 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路径是当前乡村振兴战略背 景下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如何通过职业农民培训 提升他们的职业技能水平,以适应新区的发展,对于促进 农村经济的发展意义重大,值得进行进一步探讨[3]。

  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水平现状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提升新型职业农民技能水平的 重要性日益凸显。兰州新区移民搬迁作为一项重要举措, 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提供了契机。下文将从技能水平、 技能结构和应用能力三个方面,对目前新型职业农民的技 能水平进行探讨。首先,新型职业农民的技能水平逐渐提 升。在兰州新区移民搬迁的过程中,政府部门积极组织开 展职业技能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技术、农产 品加工技能等方面。通过培训,新型职业农民掌握了更多 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和 质量。综上所述,乡村振兴背景下,兰州新区移民搬迁为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提供了有利条件,新型职业农民的 技能水平不断提升,技能结构得以优化,应用知识的能力 得到提高。然而,职业农民技能培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如培训内容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有待提高,培训资源分配不 合理等。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以增强培训效 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4]。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路径研究

  理论指导下的技能培训路径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的培养与发展成 为重要议题。为了探索适合兰州新区移民搬迁地区新型职业 农民技能培训的路径,本章在理论指导下对培训路径进行了 探究。首先,技能培训应该充分考虑地方特色和资源优势。 兰州新区移民搬迁地区的农业特点和需求与其他地区存在 差异,因此,在制定技能培训路径时应该注重结合本地实际 情况,将当地的农村资源、农业优势充分利用起来,设计出 符合农民需求的培训内容。其次,必须注重理论指导在技能 培训中的应用。技能培训不仅要传授一些具体的操作技能, 更重要的是提高农民的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和发展潜力。因 此,在技能培训路的过程中,应该加入相关理论知识,帮助 农民更好地掌握技术的内涵及发展趋势,提高他们的专业素 养和创新意识。另外,技能培训内容的设计应该注重全面 发展。农民的发展要全面,仅关注某一项技能的培训是不够 的。因此,在技能培训的过程中,除了注重农业生产技能的 培训外,还应关注农民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经济管理、市 场营销、信息技术等能力的培训。综合素质的提高有助于农 民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最后,技能培训的实施 需要建立健全的保障机制和体系。在推行技能培训的过程 中,应该充分发挥政府、农民、培训机构等主体的作用,形 成合力。同时,要建立完善的监测评估机制,及时了解技能 培训效果,为技能培训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5]。

  技能培训主体的选择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技能培训主体的选择 至关重要。在兰州新区移民搬迁的背景下,选择合适的主 体开展技能培训,对有效提升农民的技能水平,进一步推 动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在选择技能培训主体时,应综 合考虑政府、企业和农民三者的职责,政府、企业和农民 之间需要建立合作机制,共同协作,形成良好的合作关 系。政府要加强监督和指导,企业要发挥其技术资源优 势,农民则应积极参与培训活动。只有形成政府主导、企 业参与、农民积极参与的良性互动格局,才能推动新型职 业农民技能培训的顺利开展。

  综上所述,技能培训主体的选择对于乡村振兴战略的 实施至关重要。政府、企业和农民应各司其职,共同为技 能培训的顺利进行贡献力量。通过加强合作与协作,可以 培养更多具备专业技能的新型职业农民,为乡村振兴注入 新的动力[6]。

  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内容的 选择至关重要。技能培训旨在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和经营 管理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提出的新 要求。本小节将以兰州新区移民搬迁为例从多个角度探讨 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技能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当地农业的 发展紧密结合。在确定培训内容时,应以兰州新区的农业 产业特点和发展方向为参考。例如,兰州新区以果品种植 为主导产业,因此,在技能培训中应重点传授果树的栽培 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此外,还应兼顾养殖业和农产 品加工等相关产业的知识内容,确保技能培训的内容与当 地实际紧密契合。技能培训内容的选择应以当地农业发展 为导向,兼顾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注重绿色生态农业和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科学合理的培训内容可以更好地满 足兰州新区移民搬迁地区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需求,提升 其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7]。

  兰州新区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实践与应用

  技能培训的具体方法

  在兰州新区移民搬迁项目中,技能培训是培养新型职 业农民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农民的职业技能和产业适应能 力,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培训方法和措施。首先,采用了 实践教学的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通过实际操作,使农民亲自 参与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活动。例如,组织农民参观现 代化农业示范园区,了解先进的种植、养殖、加工技术和管 理经验。同时,还开展了实地实训,让农民亲手操作农业机 械设备,学习先进的种植技术和农产品加工技巧。这种实践 教学方式能够使农民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采用了培训班的方式。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的过程 中,有关部门开展了一系列培训班,如种植培训班、养殖培 训班、农产品加工培训班等。培训班通过系统地开展理论学 习、实践训练和案例分析等,使农民全面地学习相关技能和 知识。此外,培训班还为农民提供了交流和合作的机会,促 进了农民之间进行经验共享、资源整合和合作发展。在技能 培训的具体方法方面,实践教学、导师辅导、培训班制度和 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模式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方法的有效 应用,为兰州新区移民搬迁项目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提供了 坚实的基础,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还需要进一步研 究和探索技能培训的方法,解决技能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提 高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8]。

  技能培训的效果

  根据兰州新区移民搬迁的实际情况,本研究对新型职 业农民技能培训的效果进行了深入探讨。通过对参加技能 培训的农民进行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笔者得出了以下结 论。在开展技能培训的过程中,农民们积极参与,表现出 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他们意识到提高自身技能水 平的重要性,认识到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才能适应乡 村振兴的需要。因此,他们踊跃报名参加各类培训课程, 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努力克服各种困难。这种积极的态度为 技能培训的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了取得更好的技能 培训效果,笔者建议相关部门加大对农民技能培训的投 入,不断优化培训资源和课程设置。通过积极参与培训, 学习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农民们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和 综合能力,提高了就业和创业的机会。但是,培训资源不 足和课程设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存在,有关部门需要加大 投入,改进机制,以进一步提升技能培训的质量和效果。

  技能培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成为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手段。然而,技能培 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技能培训的持续性和 后续跟进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一次性的培训往往难以达 到良好的效果,因此需要对技能培训进行持续跟踪和巩 固。然而,由于农民的生产生活忙碌,往往缺乏充足的时 间和精力参与培训后的巩固工作。因此,在技能培训中应 当注重跟进机制的建立,包括培训后的实践指导、问题解 答等,以帮助农民更好地应用所学技能。乡村振兴战略 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与挑 战。通过精准的培训内容、加强师资力量、解决财务保障 和建立持续跟进机制,可以提高技能培训的实效性和可持 续性,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取得更好的成效[9]。

  本研究以兰州新区移民搬迁为例,旨在探讨乡村振兴 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路径。通过对相关文 献综述和兰州新区移民搬迁政策进行调研发现,在兰州新 区移民搬迁的实践中,需要关注产业转型的需求,将实践 与理论的结合,建立个性化、多样化的培训模式以及评估 和反馈机制的,以提高新型农民的技能培训效果,促进乡 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施。本文探索了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 新型职业农民技能培训的实施路径,对于促进农村经济发 展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峥嵘,陈清鋆,蒋梓淳.乡村振兴战略下村庄建设 规划路径探讨——以兰州新区榆川村为例[J].四川农业科 技,2022(04):7-10.

  [2]季冉.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治理问题研 究——以信阳市淮滨县为例[J].农村实用技术,2022(07):112-114.

  [3]陆犇.乡村振兴战略下农产品冷链物流的供应链协同机制 研究[J].中国商论,2023(11):103-106.

  [4]谭丽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治理事件演进的研 究——以土市姚区巴镇周村为例[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21.

  [5]王铎.试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镇政府的服务能力建设 [J].农家参谋,2020(13):39.

  [6]宋连喜,李云飞.乡村振兴战略下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机 制构建研究——以产教融合学习共同体模式为例[J].辽宁农业职 业技术学院学报,2020,22(02):54-56+64.

  [7]李柳红,李有权,刘丽君,等.精准扶贫背景下重视贫困村农 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于广西兴业县大平山镇江下村的调 查研究[J].农家参谋,2018(19):44-45+41.

  [8]甘月明.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存在的问 题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21(10):256-257.

  [9]徐炜,张利刚,王丽梅,等.兰州新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加快推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发展,2020(03):33-34.

责任编辑:张嘉琦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组织机构|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