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委主任杂志

铁血柔情绘振兴长卷——记山西省繁峙县金山铺乡小柏峪村驻村第一书记王晓彬

时间:2025-07-11 19:57:41来源:本刊编辑部 文字:和羽楠

  在山西省忻州市繁峙县金山铺乡小柏峪村,一个忙碌的身影始终在田间地头、村舍巷陌间穿梭,或穿梭于村民家中,或奔走在稳岗一线,全心全意为乡村的繁荣稳定贡献力量。他,便是王晓彬——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派驻小柏峪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同时也是一名退伍军人。这位昔日的忠诚卫士,如今扎根乡土,默默耕耘,为乡村振兴贡献着力量。

  初见王晓彬,他衣装朴素,面带笑容。他热情地向我们介绍:“最近小柏峪村正在举办庙会。”适逢庙会期间,我们看得出他的工作更加繁忙,节奏快了很多,任务也更繁重。他不仅需要协助村“两委”处理村庄的日常事务,完成驻村工作的各项任务指标,还需全力投入庙会的筹备工作,从场地布置到活动安排,从人员协调到物资调配,每一环节都不容松懈。面对繁重的工作压力,王晓彬只是淡然一笑,这份从容和淡定,正是他两年驻村时光的生动写照。

  在后续与王晓彬交谈的过程中,他始终谦逊平和,眼神中饱含对乡村的热爱,那份对乡村振兴事业的执着追求深深感染了我们。


王晓彬认真记录村民提出的问题

褪下戎装,心系乡土写忠诚

  王晓彬是军人出身,这段军旅生涯锤炼了他的钢铁意志,也塑造了他坚毅不屈的品格。

  初到小柏峪村,王晓彬面临的挑战巨大。小柏峪村,作为金山铺乡人口最多的一个村落,其村情复杂、驻村任务繁重,远超王晓彬的预期。然而,王晓彬深知,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与责任。他铭记初心与誓言,决心为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为这些淳朴善良的村民贡献自己的力量。


王晓彬详细记录村民信息

  凭借在部队多年磨炼出的坚韧意志和顽强毅力,王晓彬迅速适应了陌生的环境。他身上展现出百折不挠的韧劲,压力越大,斗志越强。在他的不懈努力下,各项工作逐渐步入正轨。同时,他的农村成长背景成为他开展工作的天然优势,也让他对这片乡土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他决心将自己满腔的热情和辛勤的汗水奉献给乡村振兴事业,带领村民们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党建引领,筑梦乡村展新颜

  在乡村发展的征途上挑战重重,而深化党建聚能行动、强化支部建设无疑是突破困境、推进前行的首要任务。驻村伊始,王晓彬便深刻认识到党建引领的重要性,坚定不移地投身于党组织建设工作中,致力于确保党的声音在小柏峪村深植并结出硕果。

  王晓彬深知,唯有党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增强,乡村振兴的根基方能稳固。因此,王晓彬带领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并以此为抓手,持续提升党员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与党性修养。在王晓彬与村“两委”的引领带动下,鲜艳的红旗在小柏峪村高高飘扬,成为指引村民前行的鲜明旗帜。

  王晓彬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探索以党建为引领提升基层治理能力的新路径。他们着力推进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真正打通村级党群服务“最后一公里”。通过规范建设硬件设施,完善运行管理机制,为党建工作的扎实开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此过程中,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与履职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王晓彬在党员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和努力。他积极发掘并培育了一批高学历、年轻化、高素质的入党积极分子。这些新鲜力量的加入,为党组织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希望。此外,他还参与了为期三年的村党组织书记后备力量培育储备计划,在此过程中,他协助村“两委”对潜在的后备人才库进行了详尽的摸底与分析。


王晓彬为老人进行养老认证

  经过慎重挑选与推荐,村“两委”班子及村党组织书记的后备人选更具竞争力,更能适应乡村全面振兴的时代要求,为村庄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在王晓彬的努力下,小柏峪村的党员队伍展现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中坚力量。

  为了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王晓彬设立了党员先锋岗,组建了党员突击队。在这些岗位上,党员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勇往直前,以实际行动彰显了责任与担当。他们的模范行为不断激励着越来越多的村民积极参与到乡村振兴的伟大实践中。

  谈及党建引领所取得的显著成效时,王晓彬满怀深情地说:“党建是乡村振兴的‘红色引擎’,是激发乡村活力的不竭源泉。唯有党组织坚强有力、党员队伍充满活力,乡村方能焕发出勃勃生机,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真抓实干,勤耕驻村民心田

  真抓实干,深耕细作。驻村帮扶工作无疑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王晓彬深知,唯有深入田间地头,耐心倾听村民的心声,才能及时掌握村情民意。只有准确把握村民的实际需求,方能制定出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帮扶策略。因此,他始终怀揣满腔热忱,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帮扶的每一项工作中。

  在驻村帮扶工作中,王晓彬深刻认识到,加强动态监测、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于是,他与驻村工作队携手村“两委”,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的常态化入户走访排查机制。他们坚持每月排查危房,走访脱贫监测户,其他农户则确保每季度至少走访一次,力求对村情民意了如指掌。他们深入村民家中,与村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心沟通,细致入微地了解村民的家庭状况、生活需求及实际困难,尤其关注那些因病、因灾导致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确保第一时间提供精准的帮扶,使他们能够及时感受到党的温暖和关怀。

  为确保帮扶工作精准无误且高效推进,王晓彬与驻村工作队建立台账,他们逐户核实信息,深入了解每个家庭的实际情况,为其量身定制帮扶措施,持续优化帮扶工作体系。此外,他们还积极协助村“两委”精准统计全村监测户中的务工人员信息,确保交通补贴、稳岗补贴的精准发放,为村民提供坚实保障。


小柏峪村党群服务中心

  在王晓彬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紧密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乡村发展的相关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教育帮扶领域,王晓彬同样倾注了大量心血与精力。他深知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途径。因此,他与驻村工作队对脱贫户中义务教育阶段的适龄学生进行了详尽的排查与统计,确保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雨露计划”等教育帮扶政策的温暖。同时,他们还加强了对控辍保学的动态监测工作,确保了在义务教育阶段,没有一个孩子失学。在王晓彬与驻村工作队的不懈努力下,小柏峪村的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孩子们的笑容更加灿烂,未来也更加光明。

  此外,王晓彬还带领驻村工作队积极协助村民办理养老保险认证与缴纳手续,并为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残疾人等申请低保、五保救助。

  王晓彬坦言:“养老帮扶工作是我们的工作重点,这项工作比较琐碎,但必须做好。每年的养老认证中,许多老人不熟悉智能手机操作,加之身体疾病多、年迈体弱,行动极为不便。作为驻村工作队的一员,责无旁贷地要做好这项工作,将村民的诉求视为己任,尽心尽力地完成。”

  在医疗帮扶方面,王晓彬充分利用并调配派驻单位——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的资源优势、人才禀赋,为村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他积极协助村“两委”处理如为村民缴纳医疗保险、帮村民缴纳医保保险、为有看病就医困难的群众申请临时救助等事宜,确保村民在病痛面前有所依靠。此外,他还定期举办健康讲座与义诊活动,为村民提供健康咨询与医疗科普知识宣传服务,帮助村民提高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在王晓彬和村“两委”的不懈努力下,村民的健康意识逐渐增强,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关注自己的身心健康,科学预防疾病、合理安排饮食与作息健康意识逐渐增强。

  谈及驻村工作的点点滴滴,王晓彬感慨万千。他说:“看到村民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我的心里就充满了无比的欣慰与自豪。”

融入群众,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

  谈到驻村经验,王晓彬坦言,唯有将自己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才能真正听到村民的心声。因此,他将与村民同呼吸、共命运视为自己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在驻村工作期间,王晓彬走遍了小柏峪村的每一个角落,对村庄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状况有了全面的了解,在此过程中,他渐渐地与村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真正融入了群众,与村民们亲如一家。

  记得我们刚到小柏峪村那天,王书记正要去一户村民家中走访。在他的带领下,我们一同前往。刚进堂屋,就看到村民家的墙壁上贴着一张不起眼的红色纸条,上面清晰地记录着工作队的联系方式。这小小的纸条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承诺: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村民需要,驻村工作队随时响应。这张红色纸条,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连接着村民与驻村工作队的心。临别之际,正值午饭时分,村民热情挽留。“王书记,留下来一起吃个便饭吧。”这份质朴的情谊总是深深打动着他。


小柏峪村村民家中张贴的工作队联系方式

  在与王晓彬的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他常去村民家中走访,和村民聊家长里短,这不仅是为了拉近他与村民之间的距离,更是通过这种方式,帮助他更加准确地把握村民的真实需求与迫切愿望,从而成为一名值得村民信赖的“贴心人”。当然,村民们也真正将王书记当成了家人。每当村民遇到困难或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就是王晓彬。“王书记就像是我们的亲人一样关心我们、帮助我们。”一位大爷如是说。王晓彬用他的辛勤付出与无私奉献,赢得了村民们广泛赞誉。

  此外,王晓彬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村民争取项目资金与政策扶持。同时,他还与村“两委”定期组织文化活动与志愿服务,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村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村子人口众多,脱贫户中老年人占比较大,成为王晓彬心中一直放不下的牵挂。他深知,尽管老年人年纪渐长,但不应成为社会的痛点。因此,他格外注重老人的生活质量。为此,他经常走访村民,为老人们认真解读相关政策,并定期慰问孤寡老人与困难家庭,为其送去温暖与关怀。每逢节日来临,他和驻村工作队还会组织志愿者,准备慰问品,为老人们送上节日祝福,送去温暖与关爱。

  除此之外,王晓彬通过在具体事务中不断磨砺本领,他深感自身也得到了显著的成长与提升。例如,当村民在法律咨询、就医求助、就业问题等方面感到困惑时,王晓彬积极协助,通过查询资料寻找专业团队提供帮助,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村民的焦虑情绪。在此过程中,他的共情能力和个人素养也在不断提升。


认真工作的王晓彬

  王晓彬让村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深情照拂与温暖关怀如同绵绵细雨,滋养着个人与集体的成长。谈及未来规划,王晓彬满怀信心地说:“在此一方,振兴一方。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我们一定能够克服一切困难,亲手绘制一幅乡村全面振兴的壮阔画卷。”

  王晓彬的事迹,是退伍军人投身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责任担当,成为村民们心中的“贴心人”和“领路人”。展望未来,他将持续以满腔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书写脚下的奇迹,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终审:魏文源

  监审:李保燕

  编校:董卫娟

联系我们|网站介绍|欢迎投稿|杂志订阅|网站声明|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版权所有:村委主任杂志社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杏花岭区 东大盛世华庭商务大厦A1座4层 邮编:030000 投诉电话:(0351)6071962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
主管:山西省农业科学院 主办:山西省农业科学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
期刊出版许可证丨 国内刊号:CN14-1355/S 丨国际刊号:ISSN1674-7437丨邮发代号:22-120
晋ICP备202301811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