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为民 砥砺前行——记山西省岚县东村镇麻会村驻村第一书记刘刚
麻会村位于岚县西北方向5.6千米处,北邻青台村,东接石家庄村,地处209国道和46省道交汇处,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岚城河穿村而过,不仅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无限生机,更为农田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灌溉水源,保障了农业生产的稳定。全村户籍人口共有144户447人,常住人口50户90人,青壮年劳动力在该村总人口中占比较高。在土地资源方面,麻会村拥有900亩(约0.6平方千米)耕地、180亩(约12公顷)林地,这些肥沃的土地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基础。得益于现代农业技术的发展,这里的耕种与收割作业已全面实现机械化,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麻会村的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以传统的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导。在种植业方面,村民们主要种植玉米、马铃薯、小杂粮等传统作物。在养殖业方面,全村共有11户养殖户,养殖的牛约有200头,养殖业收入约占村民年均收入的7%。
修建好的入村桥
2023年5月,刘刚被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山西分公司派驻至山西省吕梁市岚县东村镇麻会村,开始担任该村的驻村第一书记。在近两年的驻村时间里,刘刚扎根一线,与麻会村村“两委”紧密合作,深入调研,了解村情民意,因地制宜地制定发展规划,致力于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在他们的共同努力下,麻会村悄然发生着变化,昔日宁静的小村庄正逐步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村民们的生活品质也在不断提升。
建强基层党组织
自开展驻村工作以来,刘刚深刻认识到,要真正改变麻会村的面貌,就必须将基层党组织的建设作为首要任务来抓。
为了更好地夯实党建基础,除定期组织“三会一课”,推动麻会村党支部组织生活常态化、规范化外,刘刚还致力于丰富主题党日活动的内容和形式,更好地提高党员的思想认识,切实增强党员的凝聚力。
2024年3月,在刘刚的精心策划下,村中的17名党员集体参观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通过实地学习革命历史,接受红色教育,进一步坚定了理想信念,增强了责任感和使命感。同年7月1日,刘刚协同麻会村村“两委”组织开展了“迎七一”主题党日活动,通过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学习老一辈革命家的伟大精神,激励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进一步激发了大家投身产业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自2024年4月起,刘刚还带领驻村工作队队员参加了系统的党员干部轮训班。这不仅让他们对党的政治纪律、廉洁纪律、群众纪律和工作纪律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更增强了他们遵规守纪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驻村工作队例会、学习教育活动中,刘刚总是反复强调作风纪律的重要性,要求驻村工作队队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底线,在驻村帮扶和为民服务中主动作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的初心和使命。
为提升党员的履职能力,刘刚与麻会村村“两委”成员联合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习、交流活动,如交流会、主题研讨活动,确保每位党员都能及时学习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不断提高政治素养和党性修养。他们还积极“走出去”,赶赴岚县王狮乡李家湾村、东村镇前黄签村等地交流、学习优秀的党建工作经验,不断拓宽自身视野,提升工作能力。
助力乡村产业发展
2024年初,刘刚与驻村工作队队员、麻会村村“两委”成员围坐在一起,共同商讨如何在新的一年里更好地支持农户的春耕备播,提升全村整体种植水平。经过深入调研和细致分析,他们发现农户在种植玉米的过程中面临一些实际困难,特别是地膜等农资的采购成本较高,给农户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为此,刘刚迅速行动起来,积极向上级政府申请帮扶资金,用于采购聚乙烯环保地膜,并计划将这些地膜免费发放给麻会村的农户。在帮扶资金到位后,刘刚与驻村工作队队员立即着手采购工作,确保地膜的质量符合环保要求,同时数量也能满足农户的实际需求。
除了发放地膜外,刘刚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还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户们施肥、补种等。在田间,他们耐心地向农户传授种植技巧,引导他们适当增加经济附加值更高的糯玉米等农作物的种植比例,以期在丰收季节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
刘刚与驻村工作队队长董罡帮助村民销售糯玉米
为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量,刘刚与驻村工作队队员积极对接岚县832平台,引导村中的农户开设网店、加入翼支付农特产板块等线上销售渠道,拓宽农产品的销售路径。同时,他们还积极与选派单位沟通,帮助村民销售羊肉、土豆、糯玉米等农产品,进一步拓宽了农户的增收渠道。通过一系列努力,麻会村2024年在该平台共计销售出6万元的农产品,有效提升了农户的收入水平。
此外,刘刚还结合当地种植、养殖的实际情况,与麻会村村“两委”成员共同制定了村庄的总体发展规划和产业计划。在养殖业方面,通过引导养殖户抱团发展、集中采购草料、扩大养殖规模、推广智慧牧业等方式,有效降低了养殖户的养殖成本,提升了他们的抗风险能力。在种植业方面,刘刚积极争取资金和项目支持,加快促进土地托管和流转等政策的落地,促进了玉米、土豆等作物的规模化种植。
通过这些扎实有效的工作,麻会村的农业生产水平得到了显著提升,农户的收入水平也稳步提高。
刘刚在冬季安全“敲门行动”中入户排查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2023年5月,刘刚来到麻会村后,发现每逢雨季或上游岚城水库放水,上涨的河水就会淹没入村的漫水桥及部分路面,加之,漫水桥年久失修,桥面坑洼不平,导致道路阻断,村民种田放牛、村内往来车辆通行受到严重影响。
与此同时,麻会村的村中主干道也面临着老化破损的问题。这条多年前修建的水泥路已老化开裂,路面狭窄且不平整,不仅给村民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面对这一现状,刘刚和麻会村村“两委”成员深感责任重大。他们深知,麻会村要想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解决这些基础设施问题。于是,刘刚将桥梁和道路建设列为驻村工作的重要事项,由驻村工作队亲自牵头,多次向东村镇、岚县交通局、县委领导汇报情况,并提交了详细的报告。经过不懈努力,他们终于成功争取到580万元的建设资金,用于麻会村漫水桥及主干路建设项目。2024年5月底,该项目顺利完成招标工作。同年6月,施工方正式进场施工。经过数月的建设,2024年11月,横跨河道的桥梁和焕然一新的主干路建成通车,大大便利了村民的出行。
为了进一步提升村容村貌,营造出一个更加宜居宜业的乡村环境,刘刚与驻村工作队组织开展了村中墙体的整体粉刷工作。他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每一面墙体都进行了清理与粉刷,使其焕然一新,而且还结合实际需要,设计出了数十条富有创意和深意的墙体标语。这些标语的内容涵盖广泛,包括“倡导文明新风”“整治人居环境,建设和美乡村”“污水治、厕所改、农村美”等。每一条标语都经过精心设计,白底红字的整体效果简洁美观,成为村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然而,刘刚并未止步于此。近年来,他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充分发挥选派单位的信息化管理优势,持续投入资金,为麻会村开通了宽带和5G网络,并建成了数字乡村平台。这个平台涵盖智慧大屏、平安监控、天翼云播、智慧党建、网格管理、村情政务等模块,为麻会村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其中,平安监控接入了中国电信视联网,实现了全村范围内的实时监控。通过天翼云播,驻村工作队定期为村民宣传最新政策,让村民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村里的重要事务。
2023年,岚县县委组织部、太原理工大学的教师队伍先后来到麻会村参观,了解数字乡村的建设工作。他们的到来,无疑是对麻会村数字乡村平台建设运营成效的肯定。
麻会村墙体标语焕然一新
落实为民服务
2024年,刘刚精心组织驻村工作队队员深入学习并贯彻落实《山西省2024年入户走访暖心工程行动方案》《驻村帮扶工作指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精神,确保每一项帮扶工作都能精准对接村民的实际需求。
同时,刘刚组织驻村工作队队员通过开展例会、自学等形式,深入学习巩固各项帮扶政策,确保每位队员都能做到“五个清”,即清楚帮扶政策、村情民意、发展规划、困难问题和帮扶措施,为帮扶工作落到实处奠定了基础。
在刘刚的带领下,驻村工作队与麻会村村“两委”紧密协作,通过高效地沟通和协调,全面而深入地开展了爱心超市运营、环境卫生整治、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十个服务”项目。此外,他们还建立了详尽的为民办事服务台账,确保每一项服务都能精准对接村民需求,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力求取得实效。
特别是在优化爱心超市的运营方面,刘刚与驻村工作队队员倾注了大量心血。他们充分利用4万元的帮扶预算资金,精心策划采购方案,不仅购置了春节对联、节日慰问品和日常必需品,用以支持超市的日常运营,还巧妙地结合麻会村村“两委”的工作计划,以积分兑换物品的方式,配合麻会村村“两委”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这一系列举措,不仅显著提升了爱心超市的社会效益,也加快了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驻村工作队队员与村“两委”成员议事
2023年5月,刘刚偶然发现村党群服务中心有近1 000册图书,数量非常可观,内容多涉及饮食健康、农业技术、生活百科等与农村息息相关的领域,却因缺乏有效管理而鲜有人问津。
为了有效利用这一资源,刘刚与麻会村村“两委”成员经过商讨,决定对这些图书进行系统性整理,并正式开放图书室。
经过有序的准备工作,位于党群服务中心一楼的图书室正式向村民开放。丰富的藏书和温馨的阅读环境,吸引了众多村民前来借阅图书。在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之余,图书室也成为村民获取知识、提升自我、享受文化生活的新平台,为乡村文化的繁荣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日常工作之余,刘刚还敏锐地捕捉到了村民生活中的细微需求。针对老年人理发难的问题,他和驻村工作队队员自费购置了理发工具,定期为村内高龄、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免费理发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因村中没有快递点,村民网购的物品需要到县城取,刘刚与驻村工作队队员每次往返县城时,经常会帮助村民寄取快递……这些点滴的小事像一股暖流,温暖着村民的心,看着村民的笑脸,他们也感到无比欣慰。
图书室一角
此外,刘刚与驻村工作队队员还通过微信群、短视频等形式开展法治乡村、移风易俗等系列宣传活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村民们的精神面貌。在文娱活动的组织方面,刘刚提及:“我们很注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振兴的实践中。通过组织音乐晚会、诗歌朗诵、书法展览等文化活动,不仅激发了村民的创造力,提升了他们的审美情趣,也让传统文化在乡村大地焕发新生。”在几个月前组织的诗歌朗诵比赛中,村民们纷纷用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乡村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时间的推移,麻会村的变化日益显著。村民们的精神面貌有了可喜的改观,乡风文明得到了有效提升。
展望未来,刘刚将继续秉持初心,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决心,投身于麻会村的建设与发展中,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探索实践,为麻会村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终审:魏文源
监审:罗学茹
编校:李晓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