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未成年人犯罪应治当止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然而,近年来,农村地区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例频频出现。
他们的犯罪形式多种多样,从形式单一的盗窃、抢劫,到更为复杂的网络诈骗、校园霸凌,甚至团伙暴力犯罪,不一而足。家庭经济困难、受教育程度低、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都是可能诱使部分未成年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因素,但无论何种因素,都不能成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借口,必须及时遏止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
案例一:沉迷游戏,少年走上盗窃之路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游戏对农村青少年产生了不小的诱惑,部分青少年终日沉湎于虚拟世界。为了获取更好的游戏体验感,他们不惜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甚至部分青少年为了玩游戏,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青少年是值得关注的未来
在我国某偏远山村,有个少年叫小杰,他的父母常年在外打工,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由于缺乏父母的管教与关爱,小杰逐渐沉迷网络,经常逃学去网吧玩游戏。小杰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虽然很想管束孙子,却力不从心。
随着对游戏的逐渐沉迷,小杰开始对高级游戏装备和精美的皮肤产生兴趣。可他没有经济来源,爷爷奶奶的养老金也仅够他们维持基本的生活开支,父母虽然会给家里打钱,但是钱都由爷爷奶奶分配管理,给小杰的零花钱十分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小杰的游戏消费需求。
小杰为了打游戏卖过废品,后来为了来钱快一点,便学会了偷东西。起先是偷自己家里的东西拿出去卖,之后甚至跑到邻居家里偷东西去卖钱。最初,他偷的都是些不太值钱的物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胆子越来越大,发展到了入室抢劫的地步。
一次,小杰趁夜深人静之时,潜入陌生人家中偷钱。他事先打探好这户人家的作息时间,趁他们外出时,悄悄来到这户人家门前,撬开门锁后潜入屋内。然而,他并不知道这户人家已经安装了监控摄像头。当他正在翻箱倒柜寻找现金时,警察破门而入将他抓获。
经过审讯,小杰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尽管他尚未成年,但违法犯罪事实确凿,最终还是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事情发生后,小杰的爷爷奶奶自责,坦言自己年事已高,无法时刻关注孙子的状况,后悔没能好好管教他。小杰的父母得知此事后,也是心痛万分。邻居虽知道自家东西被小杰偷走,但念及他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便没有声张,此时也懊悔当初没有及时将此事告知小杰的爷爷奶奶。
案例二:校园霸凌,少女被迫辍学
校园霸凌现象严重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直接威胁到受害学生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我国乡村地区,此类情况也时有发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在某山村地区小学,有个叫小莫的女生。她性格内向、不善言辞,但学习成绩优异,是老师经常夸奖的对象。然而,这本是一件好事,却让她成了班里某些学生眼中的异类,从此小莫经常受到同班同学的欺负和排挤。
起初,同学们只是嘲笑她的衣着和打扮,后来逐渐演变成言语侮辱和身体攻击。
小莫受到同学的欺负后,也曾多次向老师反映情况。老师批评了欺凌小莫的学生,事后,欺负小莫的同学却在老师面前故意表现得很好,但背地里依旧在给小莫使绊子。
小莫考虑到自己的父母总是忙于农活、赚钱养家,十分辛苦,所以不忍心将自己的事情告诉父母,认为那样只是在给父母增添烦恼,因此在受委屈后总是将事情默默藏在心底。
小莫的好朋友瑶瑶知道小莫受欺负的事,虽然心里觉得小莫并没有错,但面对人多势众的欺凌者,瑶瑶只敢默默给小莫打气,不再与她同行。此后,小莫每天独自上学放学,脸上的笑容也少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莫陷入了自我怀疑,内心无比绝望,她觉得自己失去了继续待在学校的意义,学习成绩一落千丈。这引起了父母和老师的关注,但小莫开始拒绝和父母、老师交流,每天只是沉默寡言。
校园欺凌治理
一天下午放学后,小莫被几个同学堵在了学校外的一个小广场。瑶瑶忘记拿作业本,在返回学校的路上,发现班里的同学带着混混正围着小莫,她察觉事情不对劲,赶快跑回学校求助。
等到瑶瑶带着老师赶来时,那群混混正在殴打小莫,不多时警察也赶来了,将小莫成功解救,并送到医院包扎伤口。
这些事情给小莫留下了严重的心理阴影和创伤。小莫开始抵触上学,甚至产生了自杀的念头。看着小莫手腕上划破的一道道伤口,小莫的父母后悔极了,愧疚他们平时对小莫缺乏关怀,察觉到小莫目前可能并不适合继续上学,于是帮小莫办理了退学,并为小莫找到心理咨询师进行治疗。
后来,欺负小莫的学生和混混均受到了严肃惩罚。然而,对于小莫来说,这段经历带给她的伤害依旧无法弥补。
案例三:家庭暴力,少年反抗致人死亡
处在家庭暴力威胁中的未成年人处于弱势地位,身心都容易受到负面影响,有时将产生不可估量的后果。
在一个农村家庭里,有一个叫小卫的少年。他的父亲经常酗酒,每当喝醉后,就会对他的母亲进行殴打和辱骂,小卫为了保护母亲也经常免不了一顿毒打。
母子俩一直以来相依为命,虽然小卫的母亲也想过要离婚,但为了小卫能在一个健全的家庭里长大,一直在忍受。小卫得知母亲的想法后,也劝说母亲离开父亲,但事情并未如小卫所愿。
长此以往,小卫的性格变得越来越孤僻和叛逆。他渴望摆脱这种生活状态,但又无能为力。随着小卫一点点长大,具备了反抗父亲的力气,他开始尝试反抗父亲的暴力行为。
一天晚上,小卫的父亲又喝得酩酊大醉。他回到家后,一进门就开始对小卫的母亲拳打脚踢,言语间尽是不堪入耳的脏话。小卫实在忍无可忍,拿起地上的酒瓶向父亲砸去。
小卫父亲的脑袋被酒瓶砸破,受伤的地方一直在流血,直到他倒在了地上,小卫才如梦初醒,惊慌失措地赶紧将父亲送到医院救治,但不幸的是,他的父亲最终还是不治身亡。
这件事情发生后,小卫的内心感到极度痛苦,他只想要给父亲一个教训,并不是真的想要杀害父亲。小卫的母亲则痛恨自己没有早点离开小卫的父亲。
这起案件引起了当地警方的重视。经过审讯和调查取证后,小卫接受了相应的法律判决。
案例四:网络诈骗,少年沦为犯罪工具
因为对法律的无知和对现实的认识不深刻、不全面,农村地区未成年人非常容易受到蒙骗,做出一些违反法律道德的事情。小明便受到蛊惑,走上了犯罪的道路,令人唏嘘不已。
小明出生于我国某乡村,他为人聪明伶俐、善于交际,但尤其不喜欢上学,总是逃学。一天,他在网上添加了一个网友王大哥。这位王大哥告诉小明,只要小明能帮他完成一些简单的任务,就可以获得一笔不菲的报酬。
起初,小明有些犹豫,怕被网友骗钱,不结自己的佣金,但想到家里经济紧张,自己如果赚到钱,父母一定会开心的,而且也不用投资,就算赚不到钱也没有什么损失,所以他决定尝试一下。
于是,他瞒着父母,按照网友王大哥告知的情况,开始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和广告,小明并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任何过错,只觉得自己只是在上网的同时顺带赚些钱,每次他按照要求发布信息和广告后,网友王大哥也会如期支付他报酬。
小明觉得自己遇到了好人,于是工作更加勤快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自己攒下了一笔钱。在收到报酬后,小明悄悄在网上给父母二人分别买了一部新款手机,准备在他们生日时赠送给父母。可还没等到双亲生日,小明所在的诈骗团伙就被警方发现并捣毁了。
经调查,小明的违法犯罪行为属实,依法受到了处罚。受到警方传讯后,小明无比害怕,但在警方的帮助下,小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和这种行为的危害,并积极配合警方进行调查和取证工作。
小明的父母得知此事后,心里十分震惊,平日里自己的儿子虽然不爱学习,但很听话,实在难以接受自己的儿子犯了罪。
最终,小明因表现良好而被提前释放并重返社会。
案例五:团伙盗窃,少年沦为犯罪团伙成员
部分青少年对法律无知,社会阅历不足,三观尚未成熟,好逞口舌之快或为朋友两肋插刀。种种因素交织,使他们极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甚至演变为团伙作案,对社会的危害性极大。
在一个农村小镇上,有这样一群少年,他们整日无所事事,平时的那些游戏玩腻了,突然想在现实中体验一把。他们不为钱财,只是为了感受盗窃成功的快感。
起了这个念头后,他们便开始在小镇上四处游荡,寻找可以下手的目标。无论是商店、住宅还是学校,只要有机会他们就会进行盗窃。他们的行为引起了当地警方的关注。然而,由于这群少年年龄较小且行踪不定,警方一直未能将他们绳之以法。
关爱未成年人,呵护祖国花朵
一天晚上,警方得知这群少年又准备实施盗窃,于是顺藤摸瓜找到了他们。经过连续几天的侦查和追踪后,警方终于将这群少年一网打尽。这些在现实中犯下罪行的少年,因实施团伙盗窃行为,最终被依法逮捕。
在审讯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犯罪行为供认不讳,坦白交代了多起盗窃案件的始末。即便他们未满18周岁,但团伙犯罪对社会产生了严重危害,法院依法对他们进行了判决。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造和教育后,这群少年逐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愿意重新做人、回归社会。最终,在相关部门的帮助下,他们成功重返社会,开始了新的生活。
警惕未成年人犯罪,农村未成年人犯罪亦应治当止。
编校:王莹珠
网络:吴飞飞
监审:侯欣怡
终审:魏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