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忆味道:金珠不换的沁州黄
2024-07-02小米粥“黄金汤” 一百年前,中国共产党的先驱们创建了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伟大建

访醋园,寻晋风
2024-07-02醋作为山西文化的象征之一,是山西人民餐桌上必备的调味品。我怀着对醋的兴趣和喜爱,在假期的时候去探访太原的一个旅游景点——东湖醋园。到达景点时,我走进了一

碧波溯流寻晋源
2024-07-02开元二十三年(735),诗人李白受好友元演之邀做客太原,其间多次载酒前往晋祠泛游,鸣箫击鼓,浮舟弄水,留下“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的诗句,直

寻味菌子
2024-06-28“雨季一到,诸菌皆出,空气里到处都是菌子气味。无论贫富,都能吃到菌子。”这是汪曾祺先生笔下的云南。菌子仿佛有一种魔力,造就了彩云之南多姿多彩的文化氛围,也让

童年红薯香
2024-06-28用微波炉烤好的红薯,色香俱全,却少了童年的味道 不同地区对地瓜的称呼有所不同,有的地方称之为山芋,有的称之红苕,而在我们老家,则将其称为红薯。 红薯不全是红的。在我的

人月两团圆
2024-06-28一 中秋这天,回了一趟老家。 金秋九月,天高气爽,微风习习。我开车带着儿子前往三十里外的家乡,沿途田野一派丰收的景象,漫绿的、金黄的,是沉甸甸的希望的色彩。远处的大风车

学生和我一起过中秋节
2024-06-28延伸在田间地头的乡间小路 十八岁那年,我从中师毕业,被分配到边远山村的一所小学教书。 学校在村子最东边,挂在半山腰上,四周被梯田和菜园包围着,取水和捡拾柴火须走上三

藏在心中的稻香记忆
2024-06-28清晨,独自漫步在乡间的田埂小道上,迎面吹来的风已变得微凉。穿过草丛,两旁的小草调皮地将露珠甩到我的裤腿、鞋面上。稍不注意,那微微泛黄的树叶还会飘落在人的头顶、肩上,它

赵家村追寻先烈足迹
2024-06-282023年9月18日,在平定县文联和县作协以及冶西镇政府的组织下,我随市文联的作家、画家与摄影师们一同来到了七岭山山脚下的赵家村采风。在这里,我们看到了与市区完全不同的

藏在历史名城里的太原腔调
2024-06-28公元前497年,晋国公卿赵鞅任用董安于在汾水以西筑造晋阳城,开创赵国基业。自此,太原城开始了其长达2500多年的历史。宋代词人沈唐曾为太原留下“山光凝翠,川容如画,名都

“孝义”地名中的民间故事
2024-06-28孝义城市景观 《晏子春秋·问上》:“百里而异习,千里而殊俗。”在山西省吕梁市孝义市的地标性建筑中阳楼上悬挂着一副对联,“孝为人之本,义乃君子宗&r

雁门关:千年长城的传奇故事
2024-06-28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在雁门关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有“广武寒夜号冻雀,雁门风急飏惊沙”的苍茫萧瑟;有“寒云带飞雪,日暮雁门关”的寒风凛冽;有&ldquo

清凉五台之趣闻二三
2024-06-28在山西,谈及祈福许愿,多数人应该都会想到位于忻州的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与四川峨眉山、安徽九华山和浙江普陀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

稷山板枣的前世今生
2024-06-28山西省运城市的稷山县被誉为“中国板枣之乡”,这里盛产大枣且枣类品种繁多,有板枣、长枣、蛤蟆枣、柳罐枣、园红枣等。其中稷山板枣最为有名,被列为山西省七大名

探访百年天一总局
2024-06-26角美镇,一个宁静而古朴的小镇,隐藏于漳州的怀抱之中。在这个小镇深处,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静静地屹立在弯弯曲曲的小巷中。这座南洋风格的办公主楼虽历经百年风雨的洗礼,但

种花的老人
2024-06-26 我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山下是一片田野。每年春末夏初,田野就会化为花的海洋,吸引周围村庄的村民前来。
离村庄不远处的山坡上开满了鲜花,远远望去,美若油画 在田野种花的人,

又遇右玉
2024-06-26一路向北,一路上坡,一路葱茏。 车在“氧吧”中穿行,四野一派苍翠,层层叠叠,绿波荡漾。 当你走进右玉县,就会被满眼的绿色和清新的空气所浸透。抬头,无边的蓝天

卤水豆腐
2024-06-26小时候常听老人说,嫁出去的姑娘年岁越大越想吃娘家做的饭菜。那时我还是垂髫小儿,不懂这句老话中蕴含的道理,调皮地说着外边的饭菜更香。随着时间推移,年岁渐长,尤其是在嫁为

油菜花的馨香与乡土情
2024-06-26“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大海啊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相信每个人听到这首歌时,浓浓的乡愁情总会油然而生。每个人心

三晋第一汤 ——记山西太原小店牺汤
2024-06-18在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有一种在伏天食用的热汤,名作“小店牺汤”,素有“三晋第一汤”之美誉。小店牺汤习俗现已被列入山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寻味山西——饸饹面
2024-06-16饸饹面与红烧肉薄片、海带丝、酥肉片及各种佐料完美结合,每一口都香味十足 山西面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繁多的面食种类,丰富的制面原料,独特的制面工艺,多样的制面工具

寻味山西——饸饹面
2024-06-16饸饹面与红烧肉薄片、海带丝、酥肉片及各种佐料完美结合,每一口都香味十足 山西面食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因其繁多的面食种类,丰富的制面原料,独特的制面工艺,多样的制面工具

至简中的智慧:莜面栲栳栳
2024-06-16一碗莜面栲栳栳配上一碗蘸料,“一家吃着十家香” “交城的山来交城的水,不浇那个交城它浇了文水。交城的山里没有那好茶饭,只有那莜面栲栳栳,还有那山药蛋。

食在山西之“猫耳朵”
2024-06-16炒猫耳朵令人食欲大增 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山西省是典型的为黄土覆盖的山地高原,又处中纬度地带的内陆,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热同步、光照充

晋享美味之山西剔尖面
2024-06-16左手持板,右手持签,将面条一根根地拨入锅中 俗话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如果说煤炭是大自然赐予山西的“黑金”,那么面食就是山西的&ld